![]()
10月24日,一则来自陕西省纪委监委的通报引发广泛关注: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缪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消息虽短,却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水面,在高校圈、医疗界乃至社会层面激起层层涟漪。
从医院“一把手”到高校副校长,仕途戛然而止
公开资料显示,缪峰是医学专业出身,拥有主任医师职称,属于典型的“学者型官员”。其职业生涯长期扎根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系统,曾担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是掌握医院人、财、物大权的“一把手”。2020年12月,他升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步入高校核心领导岗位。
然而,就在他看似前途光明之际,调查通报为其仕途画上了休止符。从备受尊敬的医院院长、高校领导,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审查调查对象,其人生轨迹的陡转,令人唏嘘,更发人深省。
高校反腐持续深入,“净土”不容玷污
缪峰被查,是陕西省持续深化高校领域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战果。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殿堂,其风气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医疗领域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当高校与医疗两个关键领域交汇处的领导干部出现腐败问题,其危害性尤为严重。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缪峰案再次传递出明确信号:反腐败斗争无禁区、无死角,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行政领导还是学术骨干,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必将受到严惩。象牙塔绝非“避风港”,学术光环也不是“护身符”。
“医者”更应“自治”,守住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缪峰身为医学专家、医院管理者,本应恪守医德、廉洁行医、清白做人。医学的最高追求是“治病救人”,而腐败行为则是侵蚀社会肌体的“”。一个本应运用医术祛除病痛的医者,一个本应管理医院、服务患者的领导,却自身涉嫌“染病”,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医疗卫生事业公信力的损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挑战。
毒瘤
此案也警示所有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校和医疗系统的管理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敬畏党纪国法,审慎用好手中的权力。在利益诱惑面前,要守住底线、清清白白;在监督制约面前,要主动适应、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生活。
结语:反腐肃纪不停步,清风正气润校园
缪峰案的查处,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体现,是维护教育公平、医疗清朗的必要之举。我们坚信,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高校的政治生态将更加清明,教书育人的环境将更加纯净。
拭目以待调查结果的公布,也希望此案能成为一面镜子,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从中汲取教训,自我警醒:权力姓公不姓私,唯有廉洁自律,方能不负人民重托,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