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九江市濂溪区一条小吃街上飘着饭菜余香,一间临时布置的“夜校”里坐满了神情专注的学生——他们是这条街上的餐饮店主和厨师。授课老师指着投影布上的燃气阀门图片,声音清晰有力:“大家看,软管老化就是这样一点点发生的,等闻到味道就晚了。”台下一位面馆老板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打火机,悄悄把它放回了收银台抽屉。
这是濂溪区消防救援大队“分层分类”精准宣教的一个剪影。面对不同群体对消防知识的需求差异,他们像老中医把脉般,为不同群体开出独具匠心的“安全处方”。
给商户的“醒脑茶”
“燃气安全夜校”成了餐饮圈的网红课堂。消防员们放弃休息时间,在商户收工后的夜晚开讲。他们搬来真实的燃气灶具,演示软管破裂时气体如何嘶嘶泄漏;在室外空地点燃油锅,手把手教大家“提拔握压”四字诀。“原来灭火器要对准火焰根部,我以前都对着火苗喷!”一位外卖小哥恍然大悟。课堂结束后,每人都领到一份《燃气安全手册》,签下的承诺书更像是一份守护生命的契约。
给老人的“暖心汤”
“爹爹嬷嬷注意啦,电热毯不能开一夜哦……”傍晚时分,熟悉的九江方言广播准时在老旧小区响起。这是该大队特别录制的消防提示,志愿者们提着喇叭穿行在楼宇间,声音像邻家儿女般亲切。他们知道,对独居的刘奶奶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广播远不如这句方言入耳贴心。社区网格员上门时,还会指着图文并茂的《家庭防火指南》,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您看这个图,电插座就像人一样,插太多电器它会‘累’得发烧呢!”
给孩子的“趣味餐”
最热闹的要数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们围坐在“消防大冒险”桌游前,掷骰子前进。“哇!我抽到‘正确使用灭火器’卡,前进三格!”“哎呀,我碰到‘充电器未拔’陷阱,退回起点!”在欢声笑语中,逃生知识悄悄扎根心田。一个小男孩回家后,认真纠正爸爸乱停电动车的行为:“消防员叔叔说了,这是生命通道!”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汇聚成濂溪区的安全底色。100多家餐饮店在后厨贴上了安全检查表,300多位老人学会了睡前断电习惯,2000个孩子成了家庭里的“安全监督员”。
如今,走在濂溪街头,能看见面馆老板认真检查燃气阀门,老人在小区里认真观察消防通道,孩子们指着消防宣传画给父母讲解。这些温暖的画面,正是精准宣教播下的种子,在寻常日子里静静开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