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起日本“失去三十年”,国际舆论普遍将其归因于通缩压力与货币政策操作失误,这种解读几乎成为分析日本经济困境的标准范式。
2
然而,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却提出截然不同的见解:物价下行并非问题的根源所在。
3
真正拖累日本长期增长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在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宣布继续推行“安倍经济学”的背景下,这一曾未能扭转颓势的传统政策组合,是否具备重启增长引擎的能力?
![]()
4
破题:白川方明的直言
5
在2025年外滩金融峰会上,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发表重磅演讲,挑战了外界对日本经济停滞的主流解释。
6
他坦言,在多年与中国学界及政界的交流中,对方总聚焦于日本货币政策的“失败”,但他反复强调——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乏力,并不能简单归咎于通货紧缩。
7
作为亲历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制定过程的关键人物,他的观点建立在大量实际经验之上。
8
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中央银行将通胀目标视为调控利率的主要依据,持续尝试通过货币手段刺激需求,但经济复苏始终未能实现。
![]()
9
若以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GDP增长率衡量真实产出效率,日本的表现甚至优于美国同期水平,这表明单纯用价格下跌来解释长期低迷并不成立。
10
将通缩视作一切问题的起点,实则是一种认知上的简化与逃避。
11
人们倾向于相信存在一种快速见效的货币疗法,却忽视了经济体深层结构的变化逻辑。
12
白川方明明确提出,应从供给端寻找症结所在。这一立场揭示了一个关键误判:通缩只是系统失衡的表象,而非造成增长停滞的根本动因。
![]()
13
溯源:三大症结缠身
14
白川方明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日本经济深层危机源于两大结构性难题:人口结构剧变与对外部变革反应迟缓,二者与潜在增长率下滑相互叠加,共同构筑了“失落三十年”的现实图景。
15
进入2025年,日本“团块世代”大规模迈入75岁门槛,社会正式步入每五人中即有一人为75岁以上老人的超老龄阶段,65岁以上群体占比已接近30%的历史高位。
16
人口总量持续萎缩直接动摇经济根基:劳动适龄人口自1995年达到顶峰后逐年减少,截至2024年,超过半数企业报告遭遇用工短缺,部分中小企业更因招不到员工而被迫关闭。
17
与此同时,高龄人群扩张显著推升医疗与长期照护支出,预计2025年护理行业人力缺口将达到32万人,公共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年轻一代税负加重进一步抑制其消费意愿与创业动力。
![]()
18
潜在增长能力的衰退与全球化进程形成强烈反差。自90年代起,日本制造业过度依赖国内优势,未能及时嵌入新兴全球价值链。
19
众多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升级方面进展缓慢,逐渐被东南亚和中国创新型企业赶超。
20
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也只能维持金融市场基本稳定,却无法激活实体经济的增长潜能。
21
人口老化与适应力不足之间形成自我强化的负面循环:劳动力供给紧张削弱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而对外部技术变革的滞后响应又使经济增长难以缓解人口压力。
22
此种局面非短期干预所能破解,也凸显出人口结构问题作为核心矛盾的不可替代地位。
![]()
23
追问:延续“安倍经济学”
24
近期日本政坛最引人瞩目的变动,是高市早苗当选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25
她在就职初期即公开表态,将继续沿用“安倍经济学”所提出的“三支箭”策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投入以及推进结构性改革。
26
然而当前宏观经济背景已发生深刻变化,机械复制原有模式可能加剧现有失衡。
27
“安倍经济学”自2013年推出以来,虽带来股市上扬与出口部门回暖,但并未触及人口萎缩与生产率停滞等根本挑战。
28
如今高市早苗接手的日本,正面临“高通胀+高债务”的双重挤压:消费者物价连续多月突破2%警戒线,居民实际购买力不断缩水;政府债务规模占GDP比重攀升至240%,位居全球主要国家之首。
![]()
29
在此情境下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支出,相当于在本已失衡的机体上继续施加错误治疗。
30
尤为关键的是,“安倍经济学”最初设计旨在对抗通缩,而当下日本真正的瓶颈在于人口收缩与创新驱动乏力。
31
尽管高市早苗对政策方向做出微调,主张财政资金向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倾斜,但仍未能摆脱依赖宏观刺激的整体框架。
32
真正决定未来走向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提升、育儿支持体系完善等深层次改革,在其议程中仍未占据主导位置。
33
若仅重复旧有政策路径,不仅会放大债务风险,更难突破结构性障碍。
34
倘若高市早苗无法将政策重心转向应对人口结构与产业升级的深层课题,日本或将陷入“出口下滑—内需萎缩”的螺旋式衰退。
![]()
35
结语
36
从白川方明的坦率剖析到当前政策选择的延续,可以清晰看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没有捷径可循。
37
依靠货币放水作为万能解药的理念,已被日本长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行不通。
38
唯有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增强社会对变革的适应能力,并实施精准有力的结构性调整,才能真正跨越增长陷阱。
39
这正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为全球经济体留下的深刻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