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年,后汉王朝覆灭之际,权臣郭威为巩固政权做出惊人之举——尊前朝太后李三娘为母,这位小他九岁的女性本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结发妻子,此举在五代十国的权力更迭中堪称独特案例。
![]()
李三娘这人,后汉那会儿就不是个一般人,她当着皇后,刘知远做皇帝,当时要征兵征钱,李三娘硬是给拦下来了,说宫里头那些金银财宝都拿去用,别去为难老百姓,所以后汉那批士兵能得人心,跟她这事脱不了干系,后来刘知远没了,他儿子刘承祐继位,就是那个隐帝,李三娘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后,可刘承祐那股子年轻气盛,被身边的宠臣一忽悠,非要把杨邠史弘肇这些老臣给杀了,李太后就劝他,说这种大事,你得跟宰相们商量一下,结果隐帝直接回了一句,这是我们家的事,问女人干嘛,这下好了,整个朝堂都乱了套。
![]()
郭威那时候,手里头攥着后汉的兵权,三镇叛乱都是他去平定的,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隐帝那边直接下了死命令,把郭威一家老小全杀了,郭威这下彻底没了退路,只能起兵造反,嘴上说是为了清君侧,李太后心里其实明白得很,她跟隐帝说,郭威本来就是咱们家的人,要不是被逼急了,他不会走到这一步,还想把人拉回来谈谈,可隐帝就是个死心眼,最后兵败自己也死了,郭威打进汴京城,他第一步没急着自己当皇帝,反倒是先跑去见李太后,让她先出来主持大局,还把刘家的宗室刘赟给推出来当了一阵子皇帝。
![]()
最有意思的就是郭威对李太后的这番操作,他没把太后直接扔掉,反倒继续尊着,还管她叫母亲,郭威当时都五十多了,李太后也就四十出头,这母子关系怎么看怎么奇怪,可在那种朝堂环境下,这事儿讲究可大了,郭威要是直接自己上位,那些老臣心里肯定不服,有了这么一层母子关系,老百姓看着也觉得顺理成章,后来搞禅让那套也就名正言顺了,郭威北上打契丹的时候,在澶州那地方出了事,手下人就把黄袍给他披上了,说白了就是他那些手下怕将来被翻旧账,提前帮他把路给铺平了。
![]()
等后周建立起来,郭威对李太后这面子还是给得足足的,把她安顿在太平宫,还上了个昭圣皇太后的尊号,一直到李太后去世,这层表面功夫都做得很好,朱温当年灭唐,那是直接把李唐宗室给清洗干净了,后面一片血腥,郭威这人手段就柔和多了,没搞什么大动干戈,李太后能在这权力过渡中活下来,跟她之前说话做人的分寸感也有很大关系,早年间为老百姓说话,后来又劝隐帝别太冲动,宫墙外头那些风吹草动,她耳朵里都听着呢。
五代这段时间,政权换得跟玩儿似的,靠的就是兵,兵变一来谁都扛不住,郭威偏偏走了伦理这条路,认李太后当母亲,这也不是没来由的,他自己从小就没了爹娘,是姨妈给带大的,对家庭这东西,可能有点不一样的看法,李太后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能从一个小媳妇一步步爬到太后的位置,什么没见过,风向一变,她立马就知道该怎么保全自己。
![]()
这种权力过渡的方式,不光是郭威和李太后两个人的事,黄袍加身这出戏,后来赵匡胤那边也照搬过去了,前朝的皇室没有被赶尽杀绝,等于是给后来的人提供了一个稳妥的办法,李太后这一生,从晋阳嫁进刘家,后来经历了三代王朝更替,还能善终,怎么去适应环境,怎么活下去,在那种女人没什么地位的时代里,李太后算是个样本了。
郭威和李太后,可以说一个是暴力,一个是妥协,两者结合了,短短五十来年换了五个朝代,谁都想把局面给稳住,伦理,权谋,暴力,感情,能用的招数都用上了,郭威最后在嵩陵还留了个薄葬的遗诏,他这一辈子走过来的路,其实就证明了一件事,权力的争斗,不是一味地硬碰硬,留点人情,路往往能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