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军战俘参观中国,走到上海却暴露本性,气得我军战士举枪就要打

0
分享至

1962年,中印边境短兵相接,战后,一批印军战俘被押入中国,而中国对他们的优待政策,出乎他们预料地宽容。

这批战俘在中国接受再教育、改善生活、还被组织参观内地城市,目的是化解敌意、传达和平。

没想到一场精心安排的友好之旅却在上海转折,印军军官们的一系列出格举动,彻底激怒了中方随行人员。



枪口瞬间上肩,这群战俘究竟做了什么,中国军人的忍耐又为何在那一刻几近崩溃?

印俘成“难题”

1962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击溃了印度军队;

而这场“闪电般”的自卫反击战,不仅彻底粉碎了印度的扩张野心,也留下了一个令中方颇为头疼的“成果”——近四千名印度战俘。

战争初期,并没有将俘虏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毕竟,印军虽高调叫嚣,但我军原本就不打算大打,更没预料到敌军会如此不堪一击。



按惯例布置的战俘管理方案,更多是程序性的要求,文件上措辞严谨却没有细化实施细节。

没想到,前线部队捷报频传,几乎一战成名,等总政回过神来,赫然发现前线各部队陆续押解来的印军俘虏,竟已达近四千人。

这可不是几百个“散兵游勇”的小麻烦,而是一个可以影响国际声誉与外交关系的大事件。

尤其在冷战下,印度与苏美关系微妙,中方处理失当,极易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放大操作。

前线的作战部队就很难,他们一方面要守住战果、稳定战线,一方面还要安置这批不明来历、语言不通、思想复杂的战俘。



为此,军区迅速仿照抗战时期的“战俘管理团”模式,组建起印军战俘管理专班,在西藏和新疆等地区设立了多个集中收容点。

从最初的临时帐篷、临建窝棚,到后期扩建的营地宿舍,这些收容所逐渐具备了系统化管理的雏形。

印军战俘最初的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他们像是一群惊弓之鸟,一见解放军就如临大敌,甚至在明知无力反抗的情况下仍不惜举枪相向。



若非我军战士纪律严明,恐怕早已酿出流血事故。

这种反应并非偶然,在战前动员阶段,印度军方大肆进行反华宣传,不仅抹黑我军为“野蛮、冷血、像当年的日军一样砍头活埋”,甚至散播谣言称:“被中国俘虏不如一死。”

这种谎言在部队中如病毒般传播,尤其在印度部队中,不少士兵或亲历或听闻过日军在东南亚的残暴行径,自然对“亚洲另一股军力”心存芥蒂。

于是,哪怕中国士兵微笑着递来水壶,他们也条件反射般退避三舍;哪怕语言不通,双方交流靠手势,我军依旧要反复解释,“你们是战俘,但不是敌人。”



可对方神色中的戒备,依旧难以立刻消除。

有些战俘甚至做出了荒唐举动,一次,一名俘虏半夜试图偷偷从营区逃跑,却在刺骨寒风中昏倒在半路。

被巡逻战士发现后送回收容所,他醒来第一句话居然是:“你们没有杀我?”当我军医生给他包扎冻伤、喂他热茶时,他泪如雨下,喃喃自语:“中国人,竟是善良的。”

也正是在这种充满误解与戒心的氛围中,我军的“战俘教育”工作正式启动。



部队从政工干部、翻译、心理辅导人员中抽调骨干,组织小组日夜轮流做工作。

这些努力慢慢有了成效,被俘的印度第七旅通信联队主官——提瓦里中校,最初曾是最难沟通的“硬骨头”之一。

兵败被俘,生活竟意外温暖

提瓦里中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1962年深冬那个深夜。

他是第七旅通信联队的主官,中校军衔,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是“金字塔顶”的一员——薪资优渥、指挥若定、被下属敬畏。



可惜,战争的残酷很快让他从梦中惊醒。

旅长达尔维逃之夭夭,部队四散溃逃,他也被解放军包围,一群士兵,这一刻竟集体高喊“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希冀用“中印友谊”的口号,换得中国士兵的怜悯。

那一刻,提瓦里几乎是含着泪喊出的那句话。

他不是胆小之人,但自小听惯了家中长辈讲述日军如何对待战俘的可怖故事,二战中,不少印度士兵被日军俘虏,活埋、斩首、饥饿、酷刑成了常态。



他听说过日军在缅甸丛林中用铁丝勒死战俘、将活人推进火堆的传闻,也相信中国军队与日军如出一辙。

当中国士兵将他和其他俘虏用卡车送往收容所时,提瓦里几乎全程僵坐,一动不动,眼神死死盯着远处的雪线,宛若赴死的囚徒。

夜风呼啸,他浑身冰冷,心更冷。

直到车辆缓缓停下,几个身着棉军服的解放军士兵下车,架起火堆,又提来一壶壶热茶。

他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临死前的温情”?



可当那热气腾腾的茶递到他手里,他下意识地缩回,却被一个年轻的中国士兵以极不流利的英语轻声劝道:“Don’t worry. Just tea.”

他端起杯子,小啜一口,竟真是茶,他的喉咙早已因高原干冷裂开了口子,这一口茶仿佛一滴春雨,将坚冰击出一道缝隙。

接下来的几天,收容所并未像他所想象的那般——没有高墙,没有铁丝网,更没有犬吠尖叫。

简易的帐篷、一张张整齐的行军床、足够的棉被,还有每日按时供应的饭菜,渐渐改变了他的固有认知。



最让他惊讶的,是解放军的“六不”纪律:不杀、不打、不骂、不捆、不辱、不搜身。

最初听到时,他下意识地认为这只是宣传口号,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亲眼所见——战士收缴他们的随身物品时一一登记,除武器之外,哪怕是一支钢笔、一枚徽章都被妥善保管。

当提瓦里得知自己那块腕上的金表依旧“完璧归赵”时,他甚至怀疑这是否是对方故意设局引他信任。

高原上的生活艰苦,菜只有萝卜白菜,提瓦里一度认为这是中国人故意苛待战俘。

他曾愤愤不平地抗议:“我们在印度,每天都能喝到甜茶,吃到豆泥!”



解放军干部却带着他走进灶房,揭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也是萝卜白菜。

而锅边那名中国士兵,还邀请他亲口尝一勺,提瓦里那时才发现,同样的菜,中国人做得却香浓入味。

原因很简单——印度人炖菜只会加咖喱,一锅煮成糊糊。

而中国士兵教他们怎么“分火候”、怎么用盐和酱油、甚至如何炒菜出锅。

日子久了,他开始观察这些士兵,他们勤劳、沉默、不争抢,吃饭排队、洗衣轮值,遇到有病号还会主动帮忙。



他甚至注意到,一个脚伤未愈的印度士兵每天早上裤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是一个中国战士帮他洗的。

他再也无法将“野蛮”的标签强加于这个民族。

某日,他在雪地上偶遇老上级达尔维准将,两人久别重逢,彼此面色苍白,情绪却空前复杂。

达尔维举起手腕,那只金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说:“你看,我的金表没丢,我也没被审讯、没被辱骂,这支军队……太守规矩了。”



提瓦里轻轻点头,他终于懂了,那些他曾畏惧的敌人,不过是一群恪守纪律、内心温厚的年轻人;而自己,从一开始就被谎言和偏见笼罩。

他也明白了,为何那么多印度士兵在接受改造后愿意协助管理,愿意学习中文,甚至有人主动写信回国说明中国对他们的善意。

优待渐生变

生活逐渐走上正轨,收容所的管理井井有条,伙食虽简单却能果腹,住宿也比不少边境前哨强上不少,甚至每月还有糖果和香烟的配给。



在寒冷的高原上,这样的条件已经是仁至义尽,某些印军军官却开始“变了”。

最初只是一些小动作,比如军官在晚餐时不愿和士兵排队,说这“有失身份”;再比如洗澡时要求优先使用热水,理由是“身体更虚弱”。

而当这些要求被中方管理人员以“平等对待所有人”为由拒绝时,他们并没有自我反省,反而在私下抱怨,说中国军队“没有礼数”、“不懂尊卑”。

问题很快扩大,几个高级军官串联部分士兵,联名向中方提出:“我们要求每天早上供应牛奶,必须添加糖和香料煮成甜茶,同时增加主食供应,军官和普通士兵必须分开供餐。”



接下来发生的事,堪称一次微妙但有效的“反击”。

管理干部并没有立即制止“抗议”,而是从普通士兵中选出几位代表,尤其是来自低种姓的“贱民士兵”,与军官代表同台谈话。

他们中的一位在众目睽睽之下控诉道:“在印度,我们的命不如狗,一辈子只能给军官擦靴子,可在这里,我吃的和你一样,穿的和你一样,我不想回去当奴隶。”

这句话像一把匕首,直插那些高阶军官的自尊心。



而围观的士兵群体爆发出低低的议论声——他们中的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在中国的营地里,他们不再是“次等人”。

那一夜,几个闹得最凶的军官失去了昔日的追随者,再也无人响应他们的口号,甚至连早晨的洗脸水也没人愿意帮他们提了。

中国的营地没有用高墙围住他们,却用一种更深层的力量,打破了他们内心的等级秩序,而这,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



素质暴露引公愤

1963年春,提瓦里中校接到了一份“特殊通知”——他将与另外26名印军战俘军官一起,离开西藏,走出收容所,参观中国内地多个重要城市。

对于这群战败的军官,尤其是少校以上的指挥层,我方历来给予“优待有度”的态度。

他们在本国曾是政商权贵,享尽荣光,不仅影响力大、社会地位高,更容易成为印度国内舆论的风向标。

要彻底粉碎印度政府对中国的抹黑,单靠广播、通稿是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让这些印军军官亲眼见证新中国的真实面貌,再亲口说出来。



于是,一场“外交参观之旅”就此展开。

他们将途经武汉、南京、上海、杭州、无锡、北京等城市,参观钢铁厂、丝织厂、机床厂、公社与居民区。

路线经过反复推敲,既能展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成绩,也能呈现市井民生的安稳有序。

提瓦里对这次出行起初半信半疑。

他虽对解放军的纪律已颇为信服,但心里仍带着根深蒂固的成见,以为这不过是“政治宣传的一环”,自己等人是被当成了展示品,然而第一站武汉的所见,立即动摇了他的预设偏见。



钢铁厂内,炉火轰鸣,工人们戴着厚手套与墨镜,在烈焰中挥舞钢锹、操控轧钢机,场面如史诗般恢弘。

他站在平台上望着这座巨大的工业心脏,突然想起自己在印度参观塔塔钢铁时,那些戴金链、吹空调的“上层观光团”,与此地工人忙碌的身影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们的工人,不累吗?”他问陪同的中方干部。

对方答得简单:“累,但心里热。”

一句话,提瓦里不知怎的,竟一时无语。



越往东走,城市越繁华,他们到上海时,正逢周末,南京路上的人潮熙攘不绝。

干净的街道、秩序井然的交通、衣着鲜亮的市民……这一切让他们惊讶得几乎失语。

上海中山公园那日阳光明媚,游客如织,提瓦里一行随中方人员参观,不时有人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着这群异国面孔,却并无敌意,更多是微笑与窃窃私语。

正当气氛温和之际,变故发生了。

几位印军军官看到公园中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中国年轻女性,眼神逐渐放肆起来。



尤其在几位穿着旗袍的女子从他们身边经过时,有人竟吹起了口哨,还有人低声调笑、用印地语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字眼。

一瞬间,场面冻结。

站在一旁的我方边防代表中,一位脾气火爆的下士,当场脸色涨红,怒不可遏,反手就是一个军姿,枪口猛然上肩,随即“啪”地一声拉栓上膛。

那一刻,他手指已搭在扳机上,仿佛随时准备开火。

身后的印军军官顿时一哆嗦,有人脸色惨白,有人急忙后退,连提瓦里都愣住了,他本能地举起双手示意:“Calm down!”



领队干部一把抓住那名战士的枪托,用力按下枪口,沉声喝止:“冷静。”

气氛一度剑拔弩张,围观的中国群众看出异样,但并未惊慌,而是迅速让开道路,印军军官见状,竟有人小声辩解:“我们在印度也是这样对女性表示好感……”

中方干部闻言,眉头一皱,厉声道:“这里是中国!你们的‘方式’在这里叫‘骚扰’!再有一次,不管什么身份,我们都不会容忍!”

场面沉默良久,最终还是达尔维准将站出来,连连道歉,并对行为失礼的下属一一训斥。



晚间的内部检讨会上,达尔维罕见地说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话:“中国的妇女,不需要人保护,她们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地方行走。”

随后几站的行程,印军军官表现收敛了不少。

这趟旅程,不是为了他们改口,而是为了他们亲眼所见,而这所见之实,终究比他们心中被喂养的谎言更有力量。

几周后,27名军官被送至昆明,从那里搭乘飞机回国。



他们走时,所携带的不仅是行李与纪念品,更是一个完全颠覆认知的中国印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日本写真女星自曝曾拒绝一亿日元的天价AV合约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5 17:00:07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当深圳00后也来抄底:内地客赴港买房,十年砸下8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3:54:46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郭德纲霸气外漏!视察上海德云社,独自坐在大厅,周围的人都站着

郑丁嘉话
2025-11-04 09:45:17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熙熙说教
2025-11-05 21:17:49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太惨了!父子高空滑索遭“杀人蜂”围攻,被蛰数百下身亡,全程无处可逃…

最英国
2025-11-05 19:05:00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马上评|作业帮该好好“写作业”了

澎湃新闻
2025-11-04 21:38:27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54岁突然发现,许多中产家庭渐渐穷回去了,以下两个征兆,要警惕

雪雪呀
2025-08-11 08:41:29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为何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42:39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老大求交易,老二提不满!西部大黑马被打崩,但你们的前途很光明

毒舌NBA
2025-11-05 22:06:28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亚历山大连续80场常规赛得分20+,超越罗伯特森独占历史第3位

懂球帝
2025-11-06 01:51:06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古二敢明目张胆放出录音,原因很简单,网友:遇到个光脚的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54:57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跳水界传来全红婵、王伟莹、陈芋汐消息

陈意小可爱
2025-11-06 06:12:38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内蒙“女色虎”落马,靠陪睡高官上位,大肆敛财为了整容

文史旺旺旺
2024-10-31 12:26:20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国米被凯拉特破门,本赛季欧冠已经只剩阿森纳没有丢球

懂球帝
2025-11-06 05:56:03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胜利4-0果阿,菲利克斯倒钩破门,马内献助攻,加里卜双响

懂球帝
2025-11-06 04:22:06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快了!今明两年,中国将再添2个十万亿级省份

细语
2025-11-05 10:21:36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给“失信者”机会!央行将实施个人信用救济,欠的钱不用还了?

单手搓核弹
2025-11-05 17:05:53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11.06股市早8点丨两缺口皆补·阿弥陀佛

沙黾农
2025-11-06 06:20:02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迪洛伦佐:我们几乎没给法兰克福机会,我们更配得上胜利

懂球帝
2025-11-05 13:50:08
2025-11-06 07:03:00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14文章数 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家居
健康
教育

一份游戏双平台玩!PS5/PC跨平台购买标志新发现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科教融合 四川越西举办青少年机器人比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