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0月24日,京津冀鲁四地的10家经开区联合发布近2000项区域通办清单,覆盖市场准入、项目落地、资质认证、人才服务等事项,解决企业在跨域办事中多跑路、“折返跑”的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当天发布的近2000项事项区域通办清单涵盖北京经开区、天津经开区、曹妃甸经开区、石家庄经开区、德州经开区等10家经开区。清单所列的事项将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的“愁心事”列入其中,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北京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以往企业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需要准备很多份材料,提交多次网络审批。如今依托区域通办机制,如果企业在外地经开区办理分公司变更登记时,直接通过云窗口就能远程对接北京经开区并提交电子材料,而且这份材料四地互认,免去了企业“折返跑”、多次跑。
另外,此前,四地经开区相关标准不统一,比如物流行业的道路运输许可就需要分别申请、重复准备材料,耗时耗力。现在随着相关从业资质、资格互认政策的落地,多项资质实现一次申请多地认可。
![]()
北京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天津市武清区、廊坊经开区、河北雄安新区代表签署《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执法协作意向》。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当天,北京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天津市武清区、廊坊经开区、河北雄安新区代表还签署了《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执法协作意向》,建立“信息互通、监管互动、过程互助、结果互认、经验互鉴”的执法协作新机制,打造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