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市经信局与市文旅局日前联合印发《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朋对《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简称京版工业旅游“十五条”)进行了解读。
李朋介绍,北京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广泛、特色鲜明,成为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北京工业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已评定北汽享界工厂、北冰洋义利园区等30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首钢园、798·751园区、二锅头酒博物馆3家单位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我们通过谋划发展工业旅游,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延伸品牌效应,打造新型消费场景,促进服务型制造和产业科技创新。同时,全面展现近现代工业的城市记忆、新型工业化的时代形象和现代化都市的时尚风采,助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全球旅游目的地。”李朋表示。
此次编制的《实施方案》呈现五大亮点。亮点一,明确方向,提出北京重点打造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突出“超级工厂、时尚前沿、城市复兴、工匠传承和工业记忆”五大主题。
超级工厂主题聚焦全球标杆企业,精选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品牌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绿色工厂,展示自动化产线、精密制造工艺以及协同生产模式,展现北京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时尚前沿主题围绕科技潮品、时尚名品和健康新品等时尚产业,打造充满潮流感和科技感的体验空间,呈现前沿技术研发成果及创新应用,展现科技赋能下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变化。
城市复兴主题立足工业遗址园区转型升级,展示传统生产基地向复合型城市空间的转型实践,呈现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融合成果,展现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的带动下焕发的新生机。
工匠传承主题侧重非遗技艺传承和现代加工技术改进,通过技艺展演、技术展示和工匠事迹宣讲,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展现民族品牌守正创新的发展历程。
工业记忆主题依托工业博物馆和遗产遗迹,运用实物陈列、历史影像、场景体验等方式,讲述工业历史故事,唤醒城市工业文明的集体记忆。
方案提出,聚焦首钢园、798·751园区等工业遗产名园,以及机器人创新园区、火箭大街、低空经济小镇等高科技园区,打造5个“来京必去”产业公园;围绕汽车和手机超级工厂、二锅头酒文化园区及老字号、非遗文化、时尚消费品等领域知名企业,建设10个左右“专精潮新”热门点位。鼓励文旅机构将产业公园、热门点位纳入已有观光巴士和通游专线,与知名景点、旅游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机串联,推出若干条“不虚此行”城市级精品旅游线路。
亮点二,助力产业,发挥工业旅游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借助发展工业旅游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影响力。为提升厂区品质环境,方案提出,制定出台工业厂区适旅化改造指引,加强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衔接;为扩大时尚产品消费,鼓励有基础的企业打造消费综合体,开发工业旅游特色文创,力争到2027年开发20款以上大众喜爱、入选“北京礼物”的工业产品。
亮点三,提升内涵,注重文化和科技赋能工业旅游品质。方案提出,鼓励企业将工业文化、品牌故事有机融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打造沉浸式工业微剧场、情景体验等互动项目。数字化应用方面,支持工业旅游产业公园、热门点位率先应用人工智能、元宇宙和自动驾驶等数字技术和设备,打造集文化展示、互动参与、休闲消费和全时空沉浸于一体的高品质场景。
亮点四,统筹资源,夯实工业旅游发展基层基础工作。方案提出,加强工业遗产认定与保护利用,探索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利用体系,对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可支持办理用地性质转换。
亮点五,创新机制,推出工业旅游政策保障系列新举措。方案提出,允许工业用地兼容不超过总地上建筑规模15%的非工业研发功能配套设施,可用于支持发展工业旅游。统筹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对厂区或园区适旅化改造、融合业态场景创新等投资给予补助。对旅行社开发的精品工业线路和“北京礼物”中市场认可度高、销售好的工业产品,给予资金奖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