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希腊为破解严重经济危机推出“黄金签证”计划,旨在为房地产市场及整体经济注入流动性。11年过去了,这一曾经的“经济救急方案”如今却深陷住房危机与政治争议的漩涡,成为希腊社会热议的焦点议题。近日,希腊主流媒体《每日报》发文指出,“黄金签证”已然“变味”。
报道称,“黄金签证”计划核心机制为向在希腊房地产领域投资一定金额的第三国公民授予居留许可。在欧洲范围内,目前仅有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三国仍在推行该类政策。回顾其推出背景,2014年的希腊正处于经济低谷,该计划的出台曾被寄予盘活市场的厚望。
如今,关于该计划的评价呈现鲜明对立。批评者直言,这一计划已成为“市场扭曲者”:一方面,大量外国投资推高了房价,使得本地常住居民难以负担起经济适用房,加剧了住房可及性问题;另一方面,它让数千名房产所有者对自身房产价值产生过度预期,为市场稳定埋下隐患。
支持方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论证。他们认为,在希腊深陷经济衰退、新建住房投资大幅下滑的艰难时期,“黄金签证”计划有效提振了建筑业活动;截至目前,该计划已为希腊经济带来至少90亿欧元的资金流入;更在新增抵押贷款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支撑了住房需求的增长。
希腊房地产市场从业者进一步补充了市场实际动态:大多数向外国投资者出售房产的本地卖家,已将获得的资金重新投入房地产领域。资金用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善自身居住条件,如搬迁至更优质区域或购置更大户型住宅;另一类是购置投资性房产,通过出租等方式获取稳定收益,形成了资金在市场内的循环流动。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希腊“黄金签证”计划的投资热点已出现新转向,“用途变更型住房开发”成为市场新宠。根据现行政策,若将老旧办公楼、工厂等非住宅建筑改造为住宅综合体,投资者购买其中公寓仅需满足25万欧元的较低投资门槛,即可申请居留许可。不过该政策附带明确限制:投资者不得将此类公寓用于短期租赁,仅可用于长期租赁或作为个人住宅使用。
近几个月来,此类改造项目已进入密集落地期。其中,法利罗和比雷埃夫斯的前工业区成为投资热土,老旧的凯拉尼斯工厂和科罗娜工厂改造项目已陆续启动。据介绍,凯拉尼斯工厂改造后将形成包含400多套公寓的住宅综合体,科罗娜工厂改造项目则将提供150多套公寓。业内人士指出,这类项目不仅为市场新增了大量可长期出租的住宅房源,也保障了外国资本向希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流入。
报道指出,从经济危机时期的“救命稻草”到如今争议与机遇并存的投资政策,希腊“黄金签证”计划的十年变迁,折射出希腊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复杂权衡。该计划未来如何调整以平衡外资吸引与本土住房需求,将成为希腊政府需要重点应对的课题。(蔡玲 宋飞诺)
图源:ekathimerini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