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送带硫化接头的施工中,芯胶和面胶虽同属胶料,却是各司其职的“专业选手”,二者在功能定位、性能要求和使用场景上差异显著,选对用对才能保障接头的稳固性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
一、核心差异:功能定位截然不同
1.RIT芯胶:接头的“结构粘合剂”
![]()
芯胶的核心作用是“粘接与填充”,如同接头处的“隐形骨架”。它主要填充在输送带钢丝绳(或帆布层)之间的缝隙,通过硫化反应与钢丝绳、布层牢牢结合,将两个输送带的骨架层连接成一个整体,直接决定接头的抗拉伸强度和剥离强度 。因此,芯胶无需接触外部环境,性能研发的重点全在“粘接能力”上 。
2.RIT面胶:接头的“外部防护衣”
![]()
面胶的核心作用是“防护与耐磨”,相当于给接头穿上一层“铠甲”。它覆盖在芯胶和输送带上下表面,直接与物料、滚筒、托辊接触,需要抵御物料的冲击、摩擦,还要耐受酸碱、高低温等恶劣工况的侵蚀 。所以,面胶的性能研发重心是“耐用性”,要能扛住外部环境的持续损耗 。
二、关键性能:针对性研发,差异显著
1.RIT芯胶:粘接性能是“生命线”
为了实现强粘接,芯胶的配方设计围绕“高粘性”展开 。其胶料门尼粘度更低,流动性更好,硫化时能充分渗透到钢丝绳的缝隙或帆布的纤维间隙中,形成“锚定效应”;同时,芯胶中硫化体系和粘合体系的配比更精准,确保与输送带骨架层的硫化速度同步,避免出现粘接脱层问题 。
2.RIT面胶:物理性能是“硬指标”
面胶的性能指标完全对标外部工况,首要的是“高耐磨性”,通过添加炭黑、白炭黑等补强剂,提升胶料的硬度和耐磨指数,减少物料输送时的磨损;其次是“高弹性与抗冲击性”,面对大块物料冲击时,能通过自身弹性缓冲压力,避免面胶开裂;最后是“耐环境性”,根据使用场景不同,面胶会额外添加耐油、耐酸碱、耐高低温的助剂,适应矿山、化工等不同行业需求 。
三、使用场景:精准匹配,不可混用
![]()
在实际硫化施工中,RIT芯胶和RIT面胶的使用位置和用量有严格要求,二者绝不能替换或混用 。芯胶仅用于输送带骨架层的贴合面,用量以刚好填满骨架层缝隙、保证粘接面积为准;面胶则严格对应输送带的上下表面,厚度需与原输送带的覆盖胶厚度一致,确保接头处与输送带本体平整过渡,避免运行时出现卡顿、磨损加剧的问题 。若用面胶替代芯胶,会因粘接强度不足导致接头短时间内断裂;若用芯胶替代面胶,不出一周就会因耐磨性太差被物料磨穿,直接暴露芯胶和骨架层,引发安全事故 。
综上,输送带硫化接头的芯胶和面胶,是“里子”与“面子”的关系,前者决定接头的稳固度,后者决定接头的耐用性 。只有明确二者差异,按规范选用和施工,才能让硫化接头真正达到“与输送带同寿命”的效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