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生产力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彰显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所在。近年来,新疆以《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指引,着力推进一批营商环境牵引性、关键性、标志性改革,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构建了市场机制有效、政府保障到位的营商环境,全力培育和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促进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量之“进”。如今的新疆正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成为投资者竞相奔赴、扎根筑梦的热土。新疆各级政府积极作为,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各类企业也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产业活力竞相迸发。
这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
这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让办事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这里,市场环境日益公平有序,激发着无限的创新与竞争活力;
这里,法治保障坚实有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
“营商环境优在新疆”,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新疆努力践行的生动写照。改革网将深入探究新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效,展示这片土地上的无限潜力与活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璀璨前景。
改革网讯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发展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先行发展区)的中国水电四局(塔城)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直径超6米的塔筒段在智能滚轮架上缓缓转动,焊枪的弧光与吊车的轰鸣交织成一曲工业交响,也生动诠释着塔城依托口岸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产业落地的发展成果。
![]()
“我们选这里,就是赌口岸的‘未来价值’。”中国水电四局(兰州)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书记许文奎说,“中亚五国的新能源开发率较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目前的塔筒生产线,完全匹配他们的大机型需求。”
“你看这一批塔筒,是国电投额敏县50套订单的收尾段,每套重437吨、高120多米,再过几天就能全部生产完成。”许文奎指着车间里排列如“钢铁森林”的成品,语气里带着底气,“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国外订单,如果未来能从巴克图口岸出关,十几分钟就能出口岸,不管从沟通协调、运输速度及成本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同年10月动工建设,2023年4月正式投产,150亩厂区里,2万平方米车间排布着9条生产线,300余台套设备可实现“日产1.5套塔筒”的高效运转。投产两年多,该公司产值突破9.2亿元,2025年预计产值将达6亿元。而二期扩建完成后,产能还将翻倍,年产能有望提升至650套、产值12亿元。
从“荒滩建厂”到“口岸出海”,该公司的成长,正是塔城地区以“区位优势+政策红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1-9月,先行发展区新增企业94家,累计入驻企业261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完成37.67亿元,同比增长873.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81亿元,同比增长707.06%;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5.21亿元,同比增长94.27%;招商引资完成47.3亿元,同比增长42.73%。可以看到,试验区的营商环境转型已初见成效。”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于玮说。
近年来,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塔城试验区先行发展区正通过区位优势转化、制度流程创新与要素保障升级的三重赋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制度型开放环境。
![]()
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始于区位,但不止于区位。试验区先行发展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巴克图口岸的地理优势转化为产业落地的生态优势,形成"口岸+园区+城市"的营商闭环。作为全疆离首府最近、通商条件最优的陆路口岸,巴克图口岸2024年11月实施的中哈30日互免签证政策,不仅激活了跨境人流,更让贸易通关效率实现质的提升——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出口果蔬占全疆50%以上,粮食、肉类等指定口岸资质则为进口加工产业打开了空间。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规划中的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东起秦皇岛,经巴克图口岸出境至鹿特丹),全长约9800公里,较现有亚欧大陆桥缩短约1000公里,较海运至欧洲缩短15~20天、降本20%~30%。该铁路建成后将形成"东北亚—中国—中亚—欧洲"海铁联运黄金通道,让口岸实现"西连中亚欧洲、东辐射日韩"的枢纽价值。
这种通道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已转化为产业集聚动能。截至目前试验区先行发展区累计入驻的261家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15家、商贸物流91家、现代服务业103家、装备制造36家、新型建材14家、建筑装修2家,形成了"进出口贸易-落地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链条。这种"区位优势+产业生态"的双重引力,让塔城从单纯的"通道节点"升级为"价值创造节点"。
如果说区位是先天禀赋,那么制度创新就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塔城试验区以"审批减法"换取"发展加法",将先行发展区的"先行先试"权转化为企业可感知的服务效能。
![]()
疆嘉麦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完成土地出让合同签订24小时内同步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案例,正是这场效率革命的生动注脚。试验区先行发展区相关部门通过"告知承诺制+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的组合拳,传统2个月的审批时限被压缩至1个工作日,申报材料精简60%。
“我们创新建立‘1+3+N’服务机制,实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24小时内同步核发两证,充分彰显了试验区服务新速度。”于玮说。这种改革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跟到底”的服务模式,将政府服务提前至项目选址论证阶段。通过规划、用地、测绘等多部门协同指导,既确保项目符合空间管控要求,又精准对接企业发展诉求。
![]()
在通关领域,“直通加工厂区整进整出”监管模式、边民互市“委托申报”等措施,让“落地加工”从政策概念变为实操便利。“车辆出境时间从过去的1小时缩短至20分钟,效率提升超过45%。以前司机需要上下车4-5次办理手续,现在一次就能完成。这一系列举措,配合2-3小时的快速换装,让货物能迅速通过278条国际线路,72小时内直达欧洲8国,或4小时内完成至中亚国家的查验,构建起一条高效快捷的国际贸易通道。”新疆盛大兴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锋说。
据了解,2024年,该公司完成贸易额5.2亿元。2025年1月1日至10月19日达53136.56万元,出境车辆7383辆,商品车1905辆,出口业务覆盖俄罗斯、意大利、德国、法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荷兰、英国等众多国家。
此外,塔城试验区还通过政策叠加与要素创新,为企业打造全周期保障体系。税收优惠的“组合拳”极具吸引力,西部大开发政策下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叠加新疆困难地区“两免三减半”政策及试验区地方分享部分免征政策。在土地保障上,工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大幅降低了企业初始投入。
![]()
营商环境的竞争力不在于政策让步的幅度,而在于制度创新的深度与要素保障的精度。实践证明,这种"政策有力度、要素有保障、服务有温度"的生态体系,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作者:魏金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