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朗普访问东亚期间,想跟中方见上一面,外交部的表态意味深长

0
分享至

特朗普接下来几天要来东亚地区访问,他想在此期间跟中方见上一面,外交部的表态意味深长。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10月24日晚间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并访问日本和韩国。



下周四(10月30日),特朗普将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美方还透露称,特朗普将在启程回国前与中方会谈。

中国外交部方面对此回应指出,中方高度重视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愿同各方一道推动今年的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助力亚太和世界的经济增长。至于中美的会面,外交部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如何看待外交部的这次回应呢?

先把话撂在APEC的场子里:咱们先聊多边的事,再说别的



外交部回应里,头一个提的就是“亚太经合组织”,这可不是随便提的,分明是给中美可能的见面划了条线——想聊可以,但得在APEC这个“大场子”里,先把大家一起关心的事聊明白,不能光围着美国的想法转。

今年的APEC峰会是韩国办的,隔了20年才再轮到他们,地点在庆州,主题早就定好了,是“共建可持续的未来——连接、创新、繁荣”,核心就是聊AI怎么一起合作、供应链能不能稳住、能源怎么转型这些亚太国家都在意的事。



中方特意说“愿同各方一道推动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意思很直白:咱们这次去APEC,重点是跟亚太的伙伴们一起搞合作,不是来配合美国的“单独议程”的。

你看美方放风的时候,特意把“特朗普要在APEC工商峰会上讲话”和“想跟中方会谈”分开说,明摆着是想把跟中国的单独见面当成这次东亚行的“大亮点”,甚至想借着APEC的名头,让中美这次互动显得更“高级”,好拿更多谈判的筹码。



毕竟特朗普现在面临中期选举,美国中西部那些种大豆的州,今年1到8月大豆出口跌了快80%,半导体行业又愁着稀土断供,他急着要一场“看起来有成果”的中美会谈,好跟选民和企业交代。

可中方这么一回应,等于给美方的小算盘泼了盆冷水:想见面行,但得先把APEC的多边事聊透,别想着搞“双边优先”那套。

毕竟APEC有21个经济体在这儿,聊供应链、数字创新这些事,本来就该大家一起商量,这才符合APEC的初衷,也符合中国一直说的“多边主义”。



说白了,中方是把“见面的场景”定死在多边框架里,既占理,又让美方没法挑毛病——总不能说“我不想跟大家一起聊,就想单独跟中国谈”吧?

“没信息”不代表不见:这是在把节奏握在手里

好多人觉得“中美会面暂无信息”是中方“不想见”,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这种说法在外交里特别灵活,比直接说“见”或者“不见”聪明多了,里面藏着三层心思,每一层都能看出中方把中美博弈的节奏捏得很准。



首先是不想被美方带着走。特朗普团队最近有点急功近利:一边在马来西亚想跟中国谈大豆采购、稀土供应的事,一边又没停过对中国芯片出口的限制;一边说“期待签四个大协议”,一边又不愿意彻底取消之前加的301关税,典型的“又想占便宜又不想让步”。

中方要是这会儿就松口说“可以见”,等于让美方有机会“用见面压人”——说不定转头就会对外放话“你看,中方愿意谈,就是怕了我们加关税”。

所以说“没信息”,其实是逼着美方先拿出点诚意,比如把之前伦敦经贸谈判定好的框架落实了,把那些不合理的技术限制撤了,别光靠嘴说要条件。



再就是给自己留够调整的余地。中美本来就有定期的经贸沟通,今年6月伦敦那回,已经就关税和稀土的事定了大方向,7月还专门确认了落实的细节。

可最近美方又在核武问题上出幺蛾子,想拉中国加入美俄的核裁军谈判——可美国现在部署的核弹头有1642枚,中国才几百枚,这明显是强人所难。

这种情况下,中方没法马上说“见”或者“不见”:要是美方带着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来谈,见了也白见,浪费时间;但要是美方愿意好好聊经贸这些实在的事,见面也不是不行。



说“没信息”,就是给自己留了段观察期,等看明白美方到底想干嘛,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弄。

最关键的是,这么回应能躲开美方的“绑定套路”。特朗普提前把“想跟中方见面”的消息放出来,有点“先声夺人”的意思,想让中方陷入“要么答应见面,要么不给美方面子”的两难。

可中方说“没信息”,轻轻就把这套路破了——既没不给你面子,也没按你的剧本走。就像之前特朗普说“明年初要访华”,外交部也是这么回应的,不否认有沟通的渠道,但也不被美方的时间表牵着走。



这种“以静制动”的法子,其实是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什么时候谈、谈什么、在哪儿谈,得看双方准备得怎么样,不是看美方选举要赶什么日子。

双方想要的不一样:美方要“成绩单”,中方求“稳局面”

外交部这回应之所以值得琢磨,根本上是因为中美对“见面能出什么成果”的想法差得太远。美方心心念念的是能“马上用得上”的短期成果,中方想的却是能“把局面稳住”的长期事儿,这两种不一样的诉求,早就在回应里写得明明白白了。



特朗普想要的“成果”有多具体?看他自己说的就知道:大豆出口得好起来,毕竟美国农民已经亏了几十亿了;稀土供应得稳,不然半导体和军工的产业链就要断;最好还能让中国在核武问题上让步,给自己的“安全政绩”添一笔,甚至想把俄乌冲突的压力甩给中国。

这些全是能直接拿来当选举筹码的“硬东西”,所以他急着把“中美会谈”当成东亚行的重头戏,就是想搞个“大新闻”出来,好让选民觉得他“能搞定中国”。



可中方的回应里压根没提这些“中美单独聊的硬事”,字字句句都在说APEC的“大家一起聊的事”:供应链怎么才能更结实、数字创新怎么一起做、怎么让大家都能有增长。

这不是故意避开不谈,而是明着告诉美方:咱们看重的东西不一样。

中方更在意的是亚太地区的“整体稳定”——毕竟APEC覆盖了全球60%的GDP,这里的供应链稳了,中国的外贸和投资环境才能稳;数字创新合作搞起来了,才能顶住美方的技术封锁。



至于美方想要的大豆订单、取消关税,不是不能谈,但得在“大家都占便宜”的框架里谈,不能是美方单方面提要求,更不能用核武、地缘政治这些敏感话题来绑着谈。

这里面其实是中美博弈的“老逻辑”了:特朗普要的是“短期政绩”,因为选举不等人,美国企业和农民的抱怨快压不住了;中方要的是“长期主动”,所以更看重规则和框架,不想搞“一锤子买卖”。

就像之前中方对美国出口的稀土磁体,环比涨了660%,这是释放合作的信号,但前提是美方得取消不合理的关税;可涉及核武、核心技术管制这些底线问题,中方半步都不会让——这就是“稳局面”的意思,该合作的合作,该坚持的坚持。



所以说到底,这次外交部的回应既不是“冷淡拒绝”,也不是“含糊其辞”,而是中方在中美博弈里“想清楚了再动”的表现。

把互动放在多边框架里,是守着原则;用“没信息”把控节奏,是保住主动权;点透双方想要的不一样,是划清底线。

特朗普想借着东亚行“捞点好处”,可中方早就把规矩摆那儿了:合作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想让中国跟着美国的节奏走,没那么容易。

信息来源:
政知新媒体——特朗普称将于明年初访问中国,外交部回应



观察者网——白宫:特朗普将访问马来西亚、日本、韩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沧海旅行家 incentive-icons
沧海旅行家
我是个行走的开心果, 总能让你笑出腹肌
1483文章数 2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