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持平教授画作:笔墨间的诗意与哲思交响
当画笔邂逅诗意与哲思,艺术便有了穿透时空的力量。陈持平教授的系列画作,以多元的题材、独特的技法,将古典诗词的意境与哲思的深邃熔于一炉,在色彩与线条的律动中,演绎出一场跨越文化与时空的艺术对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的《水调歌头》以明月叩问宇宙与人生,陈教授的《月夜清真寺》则以一轮金黄圆月,照亮建筑的纯白轮廓。
黑白水墨晕染出的《黑帆逐光》,如一首沉默却汹涌的诗。画面中,维京船的黑帆在风浪中起伏,上方的光束穿透浓云,似是希望的指引。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卢照邻的诗句将爱情的忠贞写得动人心魄,陈教授的《鸳鸯戏荷》则以浓墨重彩定格了这一浪漫瞬间。
陈持平教授的作品,是艺术与文化的共舞。他以画笔为媒介,让古典诗词的意境、宗教文本的哲思在画布上交织碰撞,既留存了传统文脉的温度,又赋予其当代艺术的表达张力。每一幅画都是一扇窗,推开它,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色彩与线条的美学,更是跨越千年的诗意与穿透时空的哲思,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绽放出的独特光芒。
作品欣赏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