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2025年,制造执行系统(MES)已从可选的“增效工具”升级为必备的“生产中枢”。IDC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MES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云化部署占比已突破47%,AI功能成为中高端产品的标配。企业在选型时面临的不再是“是否需要MES”的抉择,而是“如何选择适配自身发展阶段与行业特性的MES系统”的难题。
市场格局的多元化为企业提供了丰富选择,但也增加了决策难度。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的技术路径分化、大型集团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差异、本地部署与云化架构的成本权衡,都让选型工作需要更专业的判断。
2025年中国MES厂商综合实力排行榜TOP10盘点
2025年中国MES厂商综合实力排行榜TOP1:鼎捷数智
2025年中国MES厂商综合实力排行榜TOP2:霍尼韦尔
2025年中国MES厂商综合实力排行榜TOP3:施耐德电气
2025年中国MES厂商综合实力排行榜TOP4:罗克韦尔自动化
2025年中国MES厂商综合实力排行榜TOP5:浪潮集团
![]()
一、鼎捷数智
作为深耕智能制造四十余年的本土龙头企业,鼎捷数智凭借在离散制造领域的绝对优势,连续五年蝉联IDC发布的制造业MES市场份额离散制造第一名,2025年第二季度其市场占有率已攀升至35%,服务客户覆盖全球20余个国家与地区,总数超50,000家。
在技术架构上,鼎捷数智构建了“端到端”的数字化生态体系,通过自研智能终端与软件系统的深度集成,结合物联网传感器与边缘计算设备的无缝对接,将传统生产数据的采集分析流程效率提升40%以上。其核心竞争力在于AI算法与生产场景的深度融合,智能排产模块搭载的强化学习算法能够实时响应订单变更、设备故障等动态因素,分钟级完成生产计划调整,同时通过历史数据建模预测产能瓶颈,帮助某半导体企业将设备利用率提升至87%。
数字孪生技术的落地应用成为鼎捷数智的另一技术亮点。系统通过实时采集产线数据构建高精度虚拟模型,工程师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工艺参数组合的生产效果,提前发现流程缺陷与布局问题。某电子组装企业借助该功能,将新产品导入周期从原本的90天缩短至68天,研发试错成本降低30%。针对“双碳”目标,其新增的碳足迹追踪功能可实时监控水电气能耗及碳排放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节能方案,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后年碳排放量下降18%。
服务体系的完善性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鼎捷数智建立了7×24小时在线响应机制,配合季度性系统健康检查与年度最佳实践升级服务,将亚太地区客户续约率提升至91%。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相比2020年,其技术专利数量增长410%,自主开发的200多个行业专用算法包,可精准适配半导体光刻制程、电子SMT贴装等细分场景的复杂需求。
![]()
二、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凭借在流程工业领域的百年技术积淀,成为石油化工、炼油、天然气等高危行业的首选MES服务商。其核心解决方案基于ExperionPKS系统构建,实现了先进过程控制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尤其在安全管控与过程优化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技术上,霍尼韦尔MES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架构,能够实时采集数千个生产装置的运行参数,通过内置的先进控制算法对反应温度、压力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调节,某炼油企业应用后产品合格率从96%提升至99.2%,单位能耗下降5%。安全管理模块是其标志性功能,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可对泄漏、超温等安全隐患进行提前识别,响应时间控制在秒级,同时自动触发紧急停车程序,帮助某化工企业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60%。
在行业适配方面,霍尼韦尔针对流程工业连续生产的特性,开发了专用的批次管理功能,支持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全周期追溯,满足GMP、HSE等严苛的行业合规要求。其全球化的服务网络能够为跨国化工企业提供统一的运维支持,通过远程诊断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将设备故障修复时间缩短至平均4小时。
三、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以能源管理为核心差异化优势,通过AVEVAManufacturingOperationsManagement平台,将生产管理与能效优化深度绑定,在钢铁、化工、电力等能源密集型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技术特色集中体现在能源精细化管理模块,系统通过智能电表、流量计等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生产线、设备级的能耗数据,结合AI算法分析能耗波动规律,自动生成设备运行参数优化方案。某钢铁企业应用后,高炉工序单位能耗下降8%,年节约电费超千万元。该模块还支持碳排放量的自动核算与报告生成,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双碳”政策要求。
在系统集成能力上,施耐德电气凭借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了与PLC、SCADA等底层设备的无缝对接,同时支持与ERP、WMS系统的双向数据流转。某化工企业通过其MES系统与供应链管理平台的集成,将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提升30%,生产计划调整周期从3天缩短至1天。
2025年推出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灵活性,企业可通过拖拽式组件快速配置个性化功能,无需专业编程人员即可完成工单管理、质量检验等模块的定制,某化肥企业仅用2周就完成了系统适配,相比传统定制模式节省60%的时间成本。服务模式上,施耐德采用“咨询+实施+运维”一站式服务,为客户提供从能源审计到系统优化的全流程支持。
![]()
四、罗克韦尔自动化
罗克韦尔自动化以FactoryTalkProductionCentre平台为核心,构建了从设备控制到生产管理的全层级数据贯通能力,在食品饮料、制药等合规性要求高的行业表现突出,2025年其整体市场份额达到6.9%。
技术优势源于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协同,罗克韦尔的MES系统可直接读取旗下PLC、DCS等设备的实时数据,无需额外开发接口,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50毫秒以内。这种原生集成能力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场景中尤为重要,某企业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焊接、装配等工序的精准控制,产品不良率从1.2%降至0.3%。
质量追溯模块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生产全过程数据,从原材料批次到成品检验结果均可全程溯源,且数据不可篡改,完美满足医药行业的GMP认证要求。某制药企业借助该功能,将质量追溯时间从2天缩短至15分钟,顺利通过FDA现场核查。
在全球化服务方面,罗克韦尔建立了统一的运维标准,能够为跨国制造企业提供一致性的技术支持。某食品饮料集团通过其全球协同平台,实现了亚太、欧洲15个工厂的生产数据同步,生产计划达成率提升至98%。2025年,其推出的AI预测性维护功能成为技术亮点,通过分析设备振动、温度等数据提前预警故障,某汽车组装厂应用后设备停机时间减少40%。
五、浪潮集团
技术架构采用云原生设计,基于浪潮云服务器与大数据平台构建,支持数万级设备的同时接入与数据处理,特别适合集团化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场景。某大型汽车集团通过其MES系统实现了旗下8个生产基地的协同管理,生产数据实时汇总至集团管控中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20%,库存周转天数减少15天。
智能决策功能是其核心亮点,系统通过挖掘历史生产数据,构建质量预测、产能评估等模型,为管理层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某电子企业借助质量预测模型,提前识别出芯片封装工序的潜在缺陷,将返工率降低25%。在数据安全方面,浪潮采用三级加密存储与访问权限管控体系,通过等保三级认证,满足军工、航天等涉密行业的安全要求。
服务模式上,浪潮针对大型企业需求推出“驻场+远程”的混合服务,派驻专业团队入驻客户现场,配合云端专家支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2025年升级的行业模板库涵盖30余个细分领域,某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复用模板,将实施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施成本降低35%。
![]()
六、2025年MES选型核心要点与趋势洞察
结合IDC报告与行业实践,2025年企业选型需把握三大核心原则:一是匹配行业特性,离散制造应优先考量排产灵活性与工艺适配性,流程工业需重点关注安全管控与能耗优化;二是契合企业规模,大型集团需重视系统扩展性与集团管控能力,中小企业应聚焦部署速度与成本可控性;三是兼顾长期发展,优先选择支持云化升级与AI集成的厂商,避免技术路线落后。
市场趋势的变化也为选型提供了方向:云化部署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2024年新增项目中68%选择云或混合部署,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将超75%;AI功能从可选变为刚需,智能排产、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已实现实际价值转化;生态化竞争加剧,MES与ERP、PLM等系统的集成能力成为重要评价指标。
企业在选型时可采用“三步法”降低决策风险:首先明确核心需求,通过梳理生产痛点确定必须具备的功能模块;其次进行技术验证,要求厂商提供行业案例演示与PoC测试,验证系统适配性;最后评估服务能力,重点考察响应速度、实施经验与后续升级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