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3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外宣布,特朗普即将在10月24日晚间启程“亚洲之行”,先后访问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还称特朗普将在韩国与中方举行一场双边会晤,最后返程回国。
![]()
看得出来,整个行程把“中美会晤”放在压轴位置,显然是想借这个多边场合的双边互动,给美国国内传递“外交成果”信号。
事实上,在此之前,外界对中美领导人是否会在韩国APEC期间见面已有诸多猜测,美方那边频繁放风会见面,但中方这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不过,对于可能的中美会晤,特朗普本人倒是表现出十足的信心。
本周四,他在谈及此事时,直言“我认为我们会取得很好的结果,每个人都会非常高兴”。
而近段时间,特朗普也陆续透露了会晤的核心议题,涵盖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大豆贸易、芬太尼问题、核问题以及俄乌冲突等多个领域。
![]()
据悉,在特朗普即将访亚之际,还在反复炒作所谓的“芬太尼问题”,甚至宣称已将其列为议程清单的首位,直言“第一个要谈的就是芬太尼”。
这番表态的言外之意,不过是想借“芬太尼问题”给自己的亚洲之行搭台造势,也想拿这个话题当“敲门砖”,转移对其自身政策短板或其他争议议题的关注。
但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完全经不起推敲,芬太尼问题本质是美国自身的社会治理与禁毒体系问题,将责任向外转嫁、动辄拿此议题炒作,不过是回避自身问题的“甩锅”行径。
事实上,近期中美经贸领域的氛围本就起伏不定。自10月初起,酝酿数月的中美贸易争端一度呈现“全面爆发”的态势。
美方先在9月违背共识,接连收紧针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中方则于10月9日果断反制,升级稀土出口管制。
在这期间,特朗普还放话要重启对华高额关税讹诈,没过几天又悄然放低调门,近几日更是对与中方将会达成贸易协议表现出“乐观”态度。
![]()
有意思的是,10月24日《纽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一则爆料,再次揭露了特朗普对华的“小动作”。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就中国“未遵守其第一任期内签署的贸易协议条款”启动调查,调查结果大概率会在10月25日公布。
这次要调查的“第一任期贸易协议”,大概率是指2020年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当时协议里约定了中方采购美国农产品等内容。
可后续受疫情、国际粮价波动等影响,部分条款执行出现偏差,美方此前就多次拿这事施压,现在又想借“调查”旧事重提。
而按照美国贸易政策惯例,一旦调查正式启动,后续可能引发关税上调,进而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显然,特朗普还在试图为自己的关税手段 “寻找合理借口”,以施压中国。
![]()
一边是特朗普对中美会晤能达成“好结果”充满信心,一边却在背后筹备可能激化矛盾的贸易调查,再次精准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投机性。
总之,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特朗普要是执意在“施压”的老路上走下去,那结果不会如他所预料的那般“乐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