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一场耐人寻味的“变脸戏”在中欧之间上演:中国商务部部长刚与欧盟贸易专员结束稀土协商,双方约定布鲁塞尔面谈,欧盟还表态理解中方管制初衷。
![]()
可短短24小时后,欧盟就翻脸 ,一边将 12 家中企塞进对俄制裁名单,一边由德法波带头,喊着要在峰会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这一 “核选项” 对华施压。
前一天谈合作,后一天提报复,欧盟为何突然调转枪口?这看似冲动的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算计?
24小时反转
欧盟的“翻脸”绝非临时冲动,而是层层算计后的刻意之举。
从具体动作来看,除了将12家中企纳入对俄制裁名单。
德国、法国、波兰三国还同步推进“对华反制议程”;法国公开宣称“要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则直接搬出《反胁迫工具法案》。
将其称为对华施压的“核选项”,计划在即将召开的欧盟峰会上重点讨论。
![]()
这种前谈后打的操作,核心是把“对华贸易”与“对俄制裁”捆绑,试图用制裁中企制造筹码,逼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
毕竟此前中方收紧稀土出口管制,虽明确是“依法依规的正常操作”,却戳中了欧盟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痛点,他们想借制裁转移压力、迫中方松口。
此前负责经济的委员谢夫乔维奇曾承诺协助解决荷兰安世半导体问题,代表“务实派”寻求对话。
但如今法国、波兰等“强硬派”暂时占了上风,尤其是波兰的动机格外明显。
此前它就借“俄无人机闯领空”掺进俄乌冲突,还关闭波白边境卡中欧班列,被中方反制后才放行。
如今借稀土争议挑事,无非是想靠对华强硬讨好美国,同时拉近与法德的关系,提升自己在欧盟的地位。
![]()
“核选项”真面目
欧盟说的“核选项”,也就是《反胁迫工具法案》,听着厉害,其实是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钝刀,欧盟自己都不敢用。
这法案2023年底就生效了,里面写了不少狠招,比如限制贸易、削减知识产权、卡外国投资准入。
按欧盟的说法是应对“外国经济胁迫”,可生效到现在一次没真用过。
之前特朗普要对欧盟加关税,欧盟当时也喊着要用“核选项”,最后还是妥协了,因为他们清楚,真打贸易战,自己损失更大。
现在德国又拿这法案吓唬中国,可德国官员私下都警告真启动了,德国经济扛不住。
这话没骗人,2025年1到8月数据出来,中国又成了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要知道,中国占德国电动汽车市场40%以上,德国的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很多靠中国消化。
真跟中国闹僵,德国车企先遭殃,本来新能源转型就难,工业只会更难。
![]()
而且欧盟内部根本不一条心,除了德法波喊得凶,其他国家大多不想得罪中国。
意大利、西班牙对华贸易依赖度不低,真启动“核选项”,他们的农产品、奢侈品出口会受影响。
欧洲车企更慌,安世半导体占欧洲汽车芯片市场30%,现在荷兰冻结了安世运营权,中国要是断芯片,欧洲汽车产业链就得停。
所以欧盟内部,喊“对话协商”的比“强硬反制”的多,谢夫乔维奇也一直跟中方沟通,说理解稀土管制是为了安全,还想帮着解决安世的事。
这么看,“核选项”想在欧盟峰会上达成一致,基本不可能。
中方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面对欧盟变脸和“核选项”威胁,中方应对又快又准,没说废话,全是实在行动。
先看荷兰安世半导体的事,2025年9月底,荷兰突然以“担心技术转移”为借口,冻结安世运营权,把中国闻泰科技的董事踢出去,只留一股象征性股份,剩下的给第三方托管。
![]()
这根本不是商业纠纷,是国家级明抢!
要知道,当年安世快破产了,是中国资本注资、中国市场托底才救活的,现在荷兰说抢就抢,完全不讲规矩。
10月21日,中方直接跟荷兰经济大臣摊牌,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保证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稳定,别连累欧洲车企。
第二,遵守契约精神,别搞双标,西方整天说的“市场化、法治化”,不能到中国企业这就不算数。
第三,尽快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权益,不然没人敢去荷兰投资了。
光提要求不够,中方马上反制。
安世半导体中国宣布独立运营,不听荷兰总部的。
![]()
这下荷兰手里的“总部”成了空壳子,安世核心产能、技术团队都在中国,没中国支持,荷兰总部根本玩不转,很快就得陷入困境。
除了安世的事,中方还有个关键筹码:稀土。
之前中方收紧稀土出口,本来是反制美国遏华战略,没想到欧盟要当出头鸟。
要知道,ASML造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稀土,欧洲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也靠中国供稀土。
中国再收紧出口,ASML生产线会告急,欧洲车企电机生产也受影响。
而且中方早说了,稀土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正常操作”,还承诺给欧盟企业审批便利,可欧盟偏要当成胁迫,纯属没事找事。
更重要的是,中方态度很明确:愿意对话,但核心利益绝不退让。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7320亿欧元,真闹贸易战,欧盟损失不会比中国小。
之前欧盟对华出口2133亿欧元商品,很多靠中国市场,中方要是反制,手里牌不少。
欧盟这波“变脸”和“核选项”威胁,说到底是内部矛盾加外部投机:法德想转移国内压力,波兰想讨好美国,却忘了中欧经贸是“互补大于竞争”。
![]()
所谓“核选项”,看着吓人,其实是纸老虎,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反噬自己。
结语
中国不怕竞争,但不接受不公平打压。
荷兰抢企业、欧盟搞制裁,这些违背规则的事,只会破坏中欧信任,动摇全球产业链;现在全球经济早不是“零和博弈”了,合作才能共赢。
如果欧盟真想解决问题,就拿出诚意谈;要是非要硬来,中方也做好了准备,绝不会让自己利益受损。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德法支持欧盟对华贸易强硬,德国提议:考虑动用‘核选项’”》2025-10-22
![]()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