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甘岭战况有多惨烈,师长崔建功怒吼军长秦基伟:全师基本拼光了

0
分享至

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是被永远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它的名字,已成为惨烈、顽强与牺牲的代名词。‍



1952年10月14日,美军所谓的“摊牌行动”以前所未有的火力密度拉开序幕,无数炮弹如暴雨般倾泻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山头被整整削低了两米。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带领全体将士们就在这里,迎击着敌人一波接一波的疯狂进攻。

战斗从第一天起就进入了白热化。敌军凭借绝对的火力优势,企图用钢铁熔铸的洪流冲垮我军的防线。而45师的战士们,则以血肉之躯构筑起移动的长城,用生命捍卫着每一寸土地。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在反复的拉锯与争夺中,生命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



‍短短三四天时间,崔建功已将15个连队投入了这个巨大的“绞肉机”中。这些连队上去时是齐装满员的战斗集体,撤下来时,往往只剩下寥寥数人,有的甚至被打得完全失去了建制。

此时,他手中还能称得上具有完整战斗力的部队,仅剩下6个连。这是他最后的家底,也是能否在上甘岭站住脚的最终希望。

正是在这种极端严峻的形势下,他拨通了军部的电话,向军长秦基伟汇报战况,坦诚地、甚至带着一丝悲壮地汇报:“军长,现在我可以守,但再攻就攻不动了!”‍



秦基伟军长的回复斩钉截铁,甚至没有任何安慰,也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现在没有部队可以换,自己想办法,阵地也一寸都不能丢!”

上级不但不考虑部队难处,还一味地提要求,崔建功内心顿时涌出无名之火,他甚至大声地在电话中吼道:“全师基本拼光了!”

可军令如山,他深知,从现在起45师的命运已经与这两个高地彻底绑定——要么守住,要么全员牺牲在阵地上。带着必死的决心,他将手中最后的6个连队投入战场。‍



战况惨烈到何种程度?从崔建功下达的一道特殊命令中可见一斑:他要求各团、营,用兵规模必须以“排”为单位进行计算。凡一次性使用兵力超过一个排的行动,必须直接向他本人报告,经他批准后才能执行。

很明显,45师已经没有任何兵力可以“挥霍”,每一个战士的生命都必须用在刀刃上,每一次兵力使用都必须精打细算到极致。

这道命令的背后,是坑道里坚守的战士们与敌人围绕坑道口进行的惨烈争夺,是爆破筒、手榴弹与刺刀间的血腥肉搏,是通讯中断后靠人力传递消息的舍生忘死。‍



崔建功师长的那句“全师基本拼光了”,以及后来“以排为单位”用兵的无奈之举,共同勾勒出上甘岭战役中,中国军人所面临的那种超越人类生理与心理极限的考验。这不仅仅是武器装备与兵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极致展现。

令人振奋的是,45师以及后续投入的兄弟部队,正是凭借着这种“拼光也不退”的决死精神,在炼狱般的上甘岭坚守了下来,最终赢得了这场“国魂之战”的胜利。



‍‍而崔建功和他的将士们,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什么是不朽的上甘岭精神。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荒沙历史 incentive-icons
荒沙历史
书写历史故事,传播历史文化
983文章数 4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