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为中国的未来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蓝图: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消息一出,网友热血沸腾:“等了太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于触手可及!”
也有网友冷静发问:“蓝图很美好,但通往2035的路该怎么走?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更有直击灵魂的拷问:“当国家迈向中等发达国家,我的工资能达到中等收入吗?看病能不再难、不再贵吗?孩子上学能不再卷吗?”
中等发达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这个词,在网络上引发了全民大讨论。它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着具体的衡量标准。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门槛在2023年约为13800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意味着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人均GDP要达到2万至3万美元(合人民币14.2万-21.3万元)的区间。
网友表示:“现在咱们人均GDP约1.2万美元,到2035年要翻一番,每年要保持5%左右的增长。压力不小,但想想过去几十年的速度,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游戏。一位广东网友说得实在:“我不关心人均GDP多少,我只关心到2035年,我的月薪能不能从八千涨到一万六?房贷压力能不能减半?”
“中等发达,应该是普通人不再为一场大病掏空家底,是年轻人敢于结婚生子,是老年人能够安心养老。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化。”
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正如全会公报所强调的,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祖国统一:不只是口号,更是历史必然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八个字在公报中重若千钧。
网友们的爱国热情被瞬间点燃:“我们这代人,也许真能见证历史!”
从“推进”二字中,人们读出了决心,也读出了信心。
台湾网友表示:“作为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我深深感受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希望到2035年,回台北就像回福建老家一样方便。”
然而,统一不是请客吃饭,必然会有惊涛骇浪。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也要有足够的智慧,更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
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当我们足够强大,统一便是水到渠成。
通往2035的路,并非一片坦途
要实现2035目标,首先要搬走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四座大山”。
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这四座大山不搬走,老百姓就很难有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经济转型的阵痛,是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位东北网友感叹:“传统行业萎缩,新兴产业还没完全起来,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找工作越来越难。国家在向前跑,我们也怕被时代落下。”
还有网友关注到公平正义问题:“到2035年,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出彩的社会,而不是‘躺平’和‘内卷’成为年轻人的无奈选择。”
这些声音非常真实,它们指出:现代化的征程,必须是解决问题的征程。
每个人的奋斗,都是时代的一部分
国家的现代化,不能只靠口号,更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双手。
一位外卖小哥在抖音上发布视频说:“我每天跑50单,就是在为现代化添砖加瓦。等到2035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坐在大学教室里,不用再像他爸这样风里来雨里去。”
这位普通劳动者的心声,代表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对我们来说,2035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努力工作、诚信经营、教育好下一代,就是最好的爱国。
2035,并不遥远。
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它意味着每个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劳动者都能获得应有的尊严。
通往2035的道路已经铺开。这是一场需要全体中国人共同参与的伟大征程。
这条路,我们一起走。
想看更多?请移步知识星球。如何加入“思如哲思”的知识星球?
![]()
思如哲思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处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