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龙舟舰队沿大运河而下,两岸跪迎的百姓黑压压一片。
这位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背后,可不只是旅游那么简单。
公元1751年正月十三,乾隆皇帝的南巡船队刚刚经过扬州,突然传来一个消息:
漕运总督高斌暴毙!御前侍卫在死者袖中发现染血的丝绸残片——
竟是江宁织造的贡品标记。
“查!给朕彻查!”乾隆在龙舟上摔碎茶盏。
二十天后,苏州知府、两淮盐运使等七名官员被秘密处决。
故宫现存《南巡密档》记载,此次事件后,内务府特别增加“舆情处置银”十二万两。
这仅仅是乾隆六下江南中一个小插曲,却暴露了南巡的真正目的——权术与掌控。
01 南巡的家底与排场
乾隆十六年(1751年),41岁的乾隆开始了第一次南巡。
这次南巡大约做了两年多的准备工作。
同行的有王公大臣、侍卫官员、兵丁仆役等共两千多人,使用船只一千多艘。
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抵浙江,再经嘉兴、石门到达杭州。
这排场可不是一般的大!
每次南巡,乾隆都会减免沿途地区赋税。
第一次南巡时,他诏令将直隶、山东、江苏、浙江所过州县当年应征额赋减免三成,受灾地区更是减免一半。
02 隐藏的真实目的
乾隆嘴上说南巡是为了“督察河务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间疾苦以及陪母游览”,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在苏州织造局的地下库房,后来考古人员发现了刻着满汉双语的青铜密码盒。
X光扫描显示,里面装着乾隆二十八年的“特别贡品单”,包括:
扬州盐商供奉的金丝楠木三百根、杭州茶商供奉的少女八百人、江宁布政使供奉的暹罗火器设计图十二卷。
更惊人的是一份《漕运密约》。
这份用满文书写在蚕丝绢帛上的协议规定:
盐商每年向皇家秘密输送白银八十万两,换取漕运关税减免。
2010年大运河清淤工程中,工人从淤泥里打捞出刻着“乾隆御赐”的黄金秤砣,正是当年交易用的特殊砝码。
03 风流天子碰钉子
民间传说里,乾隆下江南总少不了风流韵事。
不过,这位万岁爷可不是次次都得逞。
有一次,乾隆在镇江老南门附近溜达,忽然看见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妇人,虽说家常打扮,却十分标致。
乾隆假装失落了东西,在人家门前东寻西找,偷眼看那青年妇人。
后来居然直接上前搭讪:
“请问小娘子姓甚名谁?你丈夫是什么行当?看你家境不宽,与其愁柴愁米,不如跟我上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去”。
那妇人一听这话,扳起面孔骂道:
“你、你、你是哪块来的野种?滚远点,不要讨嘴巴子打!”
乾隆顿时火冒三丈,伸手就拖这女人的衣裳。
没想到青年妇人左手隔开了乾隆的膀子,右手举起来,不歪不斜,给了乾隆皇帝两下子崩脆的嘴巴子。
乾隆回到行宫,跟心腹太监商量拿人问罪。
可是他既不知民女姓名,又没看清她家门朝东朝西,只记得那家门口地上有七块小圆石头拼合成北斗七星的样子。
消息被大臣张玉书听到后,他连夜到那条街上,赶在天亮以前让家家门口都铺起一样大小的七星石。
第二天御林军上街捉人,看到家家门口都有七星石,不晓得捉哪一家是好,只得垂头丧气回去复旨。
乾隆只好装作宽宏大量:“算了吧,不必捉了,小民无知,恕他们无罪!”
但打这时候起,恨透了镇江人的乾隆就连一向夸赞的金山、焦山也说不好了,一提起镇江,就说:
“镇江嘛,真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啊!
![]()
04 美食奇遇与“刁民”标签
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时已经74岁高龄。
这次他试着“微服私访”,打扮成普通人模样独自来到了闹市街区。
突然,乾隆闻到一阵香味,仔细探寻,发现香味是从一个大缸中传来,于是便询问周围的人:“这是啥汤?”
旁人答:“这是饣(shi)汤。”由于徐州话“饣”的发音与“啥”相同。
乾隆更加疑惑,心想:我问你这是啥汤,你反倒问我是啥汤?
于是又重复问了一遍,旁人还是回答:“这是饣汤。”
这会儿,乾隆火冒三丈,以为是他们拿自己开刷,便与旁人吵起来。
推搡之间,卖汤的主人把乾隆推到了地上。
乾隆怕身份暴露,灰溜溜就跑回去了。
人是回去了,可这心还是平静不下来。
乾隆想着自己是九五至尊,真龙天子,怎能让一群凡夫俗子给欺负了?于是就给这地方题了8个字——“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
05 得不到就毁掉的帝王心
有一次乾隆出巡,正值夏天,天气炎热,一行人又累又渴。
正走着,突然发现前面道路边有一个棚子,一位瓜农正在摆摊售卖西瓜。
乾隆喜出望外,连忙命令随从前去买瓜。
瓜农起初表示所有瓜都已被预订,不卖给他们。
随从们好说歹说,瓜农才勉为其难卖了几个。
乾隆的吃法很特别:抱着西瓜,先吃外侧,然后再慢慢往瓜心吃。
瓜农感到意外,表示这样的吃瓜方法很少见。
乾隆解释道:这样吃瓜,下一口永远比之前好吃,如果先吃瓜心,那只会越来越不好吃。
瓜农却不认同:从瓜心开始吃,自然会珍惜,慢慢品味好滋味也会出来。
而您这样的吃法,每一口都是所剩西瓜中最坏的,哪有什么滋味可言!
细聊之下,乾隆发现瓜农颇有才学,便起了爱才之心,有意收为己用。但瓜农婉拒了,表示自己闲云野鹤,无心入仕为官。
离开后的乾隆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杀了他!
乾隆觉得,像瓜农这样的人才,如果能为己所用还好,要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所用,岂不危险?
既然得不到,不如就毁掉。
![]()
![]()
06 南巡的巨额开销与遗产
乾隆南巡的耗费惊人。
每次随同的有王公大臣、侍卫扈从二三千余人,花费帑银数百万两,修建历次驻跸行宫三四十处。
光是饮食就极其讲究。
乾隆巡幸中的生活几乎与宫中无异,每日茶房用几十头乳牛,膳房用几百头牛和羊。
地方官员为取得乾隆欢心,无不想方设法投其所好。
御舟将至镇江时,岸上放着一个大桃,硕大无比,颜色红翠可爱。
御舟将近,忽然烟火大发,光焰四射,俄顷之间,桃砉然开裂,则桃内剧场中峙,上有数百人,方演寿山福海新戏。
尽管乾隆三令五申严禁铺张,但地方官员为取得他的欢心,无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投其所好。
晚年的乾隆终于认识到南巡的错误。
在《清史稿》的《吴熊光传》中,记载了乾隆说:
“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