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京的樱花开始凋谢的时候,一档电视节目把乌鸦的羽毛染成了谎言的颜色。3月24日晚,日本电视台的镜头里,一句被剪碎的“中国人吃乌鸦”像毒蘑菇一样疯长,瞬间爬满社交网络的缝隙。画面里,中国女子的嘴唇被恶意拼接成她从未说过的句子,而乌鸦——在日本文化里象征祥瑞的黑鸟,就这样被钉在虚假的耻辱柱上,成为攻击的靶心。
![]()
节目播出后,网络暴力像潮水一样涌来。女子的社交账号被恶评淹没,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每一条消息都在质问她:“你真的吃乌鸦吗?”她试图解释,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剪辑成的影像钉死,语言在恶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那些键盘背后的手指,并不关心真相,只想在虚拟的狂欢里完成一场“文化优越”的表演。
![]()
然而真相不会永远沉默。日本放送协会的新闻伦理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工作人员逐帧比对原始素材,发现女子的原话被剪成碎片,重新拼贴成她从未说过的意思。据日本《产经新闻》10月21日报道,日本放送协会的新闻伦理监察部门当天发布报告,认定该节目的做法“违反新闻伦理”。这记耳光,打在节目的脸上,也打在整个日本电视界的脸上。
![]()
被剪辑的不只是语言,更是对他国文化的尊重。乌鸦在中国文化里并非祥瑞,但也绝非餐桌上的常客。把乌鸦变成“中国人食物”的想象,既是对他国习俗的误读,也是对他国人民的丑化。正如一位日本网友在调查报告下留言:“我们曾被教导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却忘了不给别国添麻烦也是一种教养。”
![]()
电视台终于做出整改处理,节目被下架,责任人被内部处分。然而伤害已经造成——女子的名誉、中国文化的形象、新闻本身的公信力,都像被乌鸦啄过的樱花,零落在泥水里。她接受《产经新闻》采访时说:“我只是想分享家乡的美食文化,却被剪成我从未说过的样子。”镜头里的她,眼神疲惫,却依然坚持:“希望下一次,媒体能先学会倾听,再选择发声。”
![]()
报告发布的夜晚,东京下起了雨。雨水冲刷着樱花残瓣,也冲刷着电视屏幕上的虚假字幕。一只乌鸦落在日本电视台的屋顶,黑色的羽毛被路灯镀上一层银边。它歪头看向玻璃幕墙里忙碌的工作人员,仿佛在问:你们剪得断一句话,剪得断真相的重量吗?
![]()
雨继续下,乌鸦振翅飞起,消失在城市的夜幕里。而女子社交账号下的恶评,终于开始被一句句“对不起”取代。真相虽然迟到,却终究抵达。只是抵达的代价,是一次被误解的文化,一次被伤害的个人,一次被透支的媒体信用。
![]()
或许下一次,当镜头对准他国文化时,媒体人先问问自己:我手中的剪刀,是在剪碎偏见,还是在剪断信任?樱花会再开,乌鸦会再飞,而新闻的伦理,却需要在每一次剪辑前,被重新擦亮。
在新加坡生活
520篇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