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走路就感到胸痛胸闷,休息后症状又能好一点,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查明病因,55岁的唐先生来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医生发现导致唐先生胸痛胸闷的元凶,其实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状动脉越来越狭窄,由于心脏的供血供氧减少,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这就是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如果不重视,时间长了,心绞痛还会进一步发展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甚至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医生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血管问题,血管也会衰老,衰老的血管,弹性变差,甚至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血管狭窄,问题来了,当出现血管狭窄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
医生提醒,血管有问题的人,走路有4种反应,若一个不占,值得恭喜,血管还不错。
第一,走路时出现头晕头痛,要警惕脑血管有问题
我们大脑的血管如同一棵大树一样,有密密麻麻的枝干,如果脑血管狭窄,很容易导致缺血缺氧,走路的时候,就很容易加重大脑的缺血缺氧,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明显的头晕头痛。
![]()
第二,走路时出现胸痛胸闷及心悸,要警惕心脏血管有问题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泵,负责把新鲜的血液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可是我们的心脏本身同样需要血液的供应,给心脏供血的血管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有很多分支,任何一个分支出问题,都很容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异常的胸痛胸闷及心悸。
走路的时候,心脏会更加努力地运转,但是由于血管狭窄,却无法给心脏提供足够的血液,所以这个时候就更加容易导致胸痛胸闷及心悸。
第三,走路时出现下肢活动障碍,要警惕下肢血管有问题
很多人一走路就出现跛行,所谓的跛行,就是走路时一瘸一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下肢血管出现了狭窄。
当下肢血管狭窄以后,很容易导致下肢的肌肉缺血缺氧,那么在走路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肢体的活动障碍。
第四,走路时出现下肢抽筋、疼痛和麻木,要警惕下肢血管有问题
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下肢往往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下肢血管出问题,那么走路时就很容易出现下肢抽筋、疼痛和麻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容易出问题,很多人认为癌症很可怕,殊不知,血管疾病常常比癌症更加可怕,像血栓、肺栓塞、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都属于血管疾病,很多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致命。
那么,如何才能够延缓血管衰老,让血管更加健康呢?
首先,就是饮食上,饮食上要远离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从而降低三高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三高,则非常容易损伤血管的健康。
要想保证血管健康,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像蔬菜、水果和粗粮,由于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吸附脂肪,有利于促进血管健康。
其次,就是要坚持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坚持运动,还能控制三高的发生,这些都有利于血管健康。
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管筛查,如果发现血管硬化,该吃药就要吃药,千万不要一拖再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