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称“世界现代军用飞机名录”的美国智库,发了个2025年全球空军实力排行榜。印度空军,一举超越中国,排到了全球第三。
印度媒体那叫一个兴奋啊,简直像打了强心针,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好像真的已经“世界第三”了。
先看数据,这榜单说: 美国第一,5004架飞机,242.9分。 俄罗斯第二,3677架飞机,114.2分。 然后,重点来了: 印度第三,1716架飞机,69.4分。 中国第四,3722架飞机,63.8分。
![]()
大家看明白没?中国军用飞机的总数(3722架),是印度的两倍还多(1716架),结果我们的总分反而更低,排名还在印度后面。
这数学题,是不是有点超纲了?
当一份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智库报告,在数据和结论上出现如此明显的“倒挂”时,你基本可以确定,这份报告的目的,压根就不是为了“客观分析”,而是为了“传递信号”。
说白了,美国这是又开始“挑事”了。
那么,这是怎么“算出”印度比中国强的呢?他们搞了一个叫“TruVal”的评分标准,听起来特唬人,说什么综合了现代化、后勤、攻防、特种飞机、本土工业、实战经验……
听着很全面,对吧?但魔鬼,恰恰就藏在这些“标准”的解释权里。
![]()
咱一个一个来拆解它的“猫腻”。
猫腻一:选择性解读“实战经验”
这份报告特别表扬了印度空军,说他们在今年(2025年)5月跟巴基斯坦的短暂冲突中,展示了“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打了好几个漂亮仗。
听起来很厉害,可他却故意“忘”了一件事。
就在那次冲突里,印度空军也实实在在地损失了几架战斗机。为什么损失的?说出来有点尴尬,是他们自己“误判”了。
他们以为巴基斯坦从咱们中国引进的霹雳-15空对空导弹,射程也就150公里左右。结果呢?人家巴基斯坦飞行员在200公里开外就按了发射钮,印度的“阵风”战斗机当场就懵了。
这叫什么“实战经验”?这叫“交了学费”!
更可笑的是,这份报告反手就给了我们一刀,说中国空军“近60年缺乏战斗经验”。
![]()
我就想问问了,都2025年了,现代空军的实力,难道还是靠谁上周开了两炮来决定的吗?体系化的模拟对抗、数据链的完善程度、电子战的压制能力、全天候的保障水平……这些难道都不是战斗力?
用这种“打过仗=强”的陈旧逻辑,来评价一支高度信息化、体系化的现代空军,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专业。
猫腻二:把“短板”硬说成“平衡”
这报告里第二个“神逻辑”来了。
他说,印度空军的结构“更合理”,因为战斗机只占31.6%,直升机和教练机比例高。反观中国,战斗机占了52.9%,结论是“作战多样性少”。
朋友们,但凡对印度空军稍微有点了解的都知道,他们战斗机比例低,那是因为他们“主动追求平衡”吗?
![]()
那是因为他们战斗机“严重不足”啊!
就在上个月,2025年9月,印度最后一批米格-21战斗机正式退役了。印度媒体自己都在哀嚎,说按照空军规划,编制内应该有42.5个战斗机中队,现在只剩下29个!
缺额超过200架!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
印度空军为了补这个窟窿,正满世界买飞机呢。
结果到了美国智库嘴里,这种“青黄不接”的窘境,摇身一变,成了“结构平衡”的优点。
这就好比说一个人穷得只剩一辆自行车了,你夸他“出行方式绿色环保、碳排放低”。这不叫分析,这叫讽刺。
反观我们,高战斗机占比是根据我们的国防需求和战略纵深决定的。而且,我们的直升机、教练机、预警机的“绝对数量”,哪一个不远远超过印度?
![]()
把别人的“硬伤”说成“优势”,这操作没谁了。
猫腻三:混淆“万国造”和“战斗力”
这份报告还夸印度装备来源“多样化”,有什么俄制的苏-30MKI、法制的“阵风”、美制的装备,还有国产的“光辉”。
听着是不是像个“联合国军”,特威风?
可但凡懂点后勤的,都明白一个道理:装备来源越复杂,后勤保障就越是“灾难”。
你想想,法制“阵风”的螺丝,能拧到俄制苏-30的发动机上吗?美制导弹的接口,能挂到法制飞机的挂架上吗?
印度空军的维修车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你得储备四五套不同国家的零件,养四五批懂不同国家技术的地勤,维修成本高得吓人,战时的出动率和可靠性更是个大问题。
而我们呢?我们走的是“自主研发、全国产化”的路子。J-10C、J-16、J-20……我们的后勤保障是统一的、高效的、稳定的。
![]()
结果到了报告那里,印度的“后勤噩梦”成了优点,我们的“高效统一”反而不被提及。
这已经不是“猫腻”了,这是在“睁眼说瞎话”。
这份报告真正不敢提的,是“硬实力”的差距
说了半天报告的漏洞,咱们再聊聊,这份报告故意回避了哪些中印之间最真实的差距。
第一,无人机。
都2025年了,打仗早就不只是有人飞机的事了。这样的排名,居然压根没把无人机机队算进去!
为什么不算?因为它不敢算。
![]()
中国现在是全球三大军用无人机出口国(另外两个是美国和土耳其)。我们不仅有铺天盖地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我们还有“攻击-11”这样的隐形作战无人机。
更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在大规模测试“歼-20S”双座隐形战斗机,去指挥“攻击-11”无人机编队作战。朋友们,这是“忠诚僚机”的概念,是下一代空战的雏形!
印度呢?无人机主要靠从以色列和美国进口,自研的型号性能落后,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第二,航空工业的“代差”。
这才是最核心的差距。
我们这边,4.5代的歼-10C不仅性能先进,都出口到巴基斯坦了。 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已经正式服役,形成了战斗力;歼-35A也在紧锣密鼓地测试,很快就能上舰。我们的六代机都进入预研阶段了。
![]()
印度那边呢?他们国产的“光辉”Mk1,研制了几十年,现在也就小规模列装,性能跟歼-10C比都还有不小差距。 他们的五代机项目(AMCA)更是进展缓慢,按照最乐观的计划,也要到2035年以后才能服役。
2035年!等他们的五代机出来,我们的六代机可能都已经在天上飞了。
这就是“工业基础”的差距,是“体系”的差距。
就连印度的《欧亚时报》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军用飞机数量、技术水平、本土航空航天工业和自主研发能力上,都远远领先于印度,双方的差距至少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结语:一份“捧杀”印度的“政治任务”
聊到这,大家应该都看明白了。
这份榜单,根本不是一份严肃的军事分析报告,它更像是一份“政治作业”。
![]()
美国人搞这个榜单,用心其实很明显:
第一,对印度,这是“捧杀”。把印度捧得高高的,让它产生“我已经超越中国”的幻觉。一个过度自信、自我膨胀的印度,才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样印度才会更起劲地在边境上挑事,才会更心甘情愿地掏钱买美国的武器,去当遏制中国的“马前卒”。
第二,对中国,这是“舆论战”。故意把我们的排名压低,制造“中国空军规模大但实力不行”的假象,在国际上唱衰我们,同时也在我们内部制造焦虑。
对于印度来说,这份榜单就像一颗“裹着蜜糖的毒药”。如果他们真的信了,真的以为自己“世界第三”了,而忽视了自己战斗机缺额、后勤混乱、工业落后的现实短板,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份榜单就是一阵风,听听笑笑就过去了。
![]()
我们真正的实力,不需要一个西方智库的排名来定义。
我们的自信,来自于歼-20划过长空的呼啸,来自于我们自己建造的预警机、运输机、轰炸机,来自于我们那条完整且不断升级的航空工业链。
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这,远比一份充满“猫腻”的榜单,来得重要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