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研党委:建体系 强攻关 创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干部文摘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综合优势,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及高端装备制造,为国民经济建设和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体系,强化高效能科技支撑。中国钢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根本性变化。既站在现在看未来,更站在未来看现在,着力推进面向未来的技术、组织、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强化技术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布局,超前布局关键共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材料全要素数字化技术、氢能技术等战略技术,推进规划、计划与项目实施相衔接的短、中、长期体系化布局,形成了材料和冶金行业35个领域、115个方向、427项技术和产品谱系。围绕重大技术布局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近3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连续保持在10%以上。
优化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分层、协同”的组织架构,实现“横向拉通”“纵向贯通”。集团层面重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未来技术研发,组建了冶金智能制造系统、先进特殊钢和稀土永磁材料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氢冶金等6个研发中心,举集团之力筹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所属二级单位重点开展产品技术开发、工程转化,建设多品种小批量关键材料与制品、高端仪器与装备等保研保供基地。重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谱系,建立“引领型、担当型、基石型”3类研发队伍。
健全管理体系。面对智能化时代引起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和研发范式变革,推动AI赋能新材料研发。围绕重点行业与战略客户需求,聚焦行业急需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科技创新闭环管理,打通“技术需求——技术展望与战略——技术与产品布局——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建设全级次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技术货架,深化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完善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优化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效能。
强攻关,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面向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中国钢研集聚创新资源和优势力量,全力以赴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输出关键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
系统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按照“赢得今天、发展明天、探索未来”的思路,实施技术布局、平台布局、人才布局、转化布局4大任务,更加注重从底层和源头解决问题。在原创技术研发方面布局了61项原创技术,已突破40余项。新一代长寿命轴承钢首次通过了165万公里耐久台架考核验证,未来有望在国内外最高时速等级高铁CR450实现装车应用;自主研发了纯氢竖炉冶金技术,并建成全球首条纯氢多稳态竖炉5万吨示范工程,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统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攻关任务,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飞机起落架、重型燃机涡轮盘、可控核聚变钨铜复合偏滤器、乙烯裂解管等关键材料及部件,研制出ICP质谱仪、大尺度原位分析仪等高端仪器。开发的水下生产系统用脐带缆,成功在南海油气平台实现工程应用;研发的新一代抗结焦高温合金炉管,寿命提高4倍,应用于国内4条乙烯裂解产线;研发的GY50G超低温高强韧无磁不锈钢,有力支撑了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堆工程建设。
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主责承担了新材料、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新能源4个领域38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任务;全面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勇担产业链链主责任,统筹推动高端仪器仪表、稀土永磁材料、超硬材料、人工智能等9个标志性产品、19项任务的产业链攻关,研制1千伏下分辨率1.5纳米场发射扫描电镜,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创平台,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十四五”以来,中国钢研聚焦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体系化综合优势,构建内外部关联机制,共建开放共享生态,输出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面向平台型生态的价值创造、价值捕获和价值传递。
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牵头建设高端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协同各类创新主体,构建创新链贯通、产业链融通的“双螺旋式”创新模式,探索多领域多主体“利益共享”联合创新机制,组建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力能源等7个重点领域工作组,推进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建设。面向重大应用场景,梳理形成储备任务235项,组织开展联合攻关任务79项,完成了一批材料和制品的研制供给,其中10项技术打破国外禁运,3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全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以构建产业链级材料数字化生态为目标,建设数字化研发中心;以智能供给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抓手,建设智能化技术中心。在深圳建设钢研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发。建设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深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3年来承担战略咨询项目近百项,已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托力量。
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围绕创新、产业、生态、人才4个核心要素,开辟新赛道、培育新模式,推进人工智能、热等静压、增材制造等任务落地实施。瞄准钢铁人工智能工程应用场景,突破冶金智能制造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决策等技术,首创了全过程多要素动态智能调控系统,成为钢铁行业全流程智能化运行的标杆;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了国内尺寸最大的RD1850热等静压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提高关键重要件极限制造能力,形成了系列化、标准化热等静压技术和装备制造服务能力。
中国钢研将持续强化科技型央企使命担当,加快构建以实效实绩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争当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钢研党委】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邓启东;初审:韩培涛、邱诗懿、 许雪靖 ;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专注读书学习的特色理论阵地和为党献策的高端智库平台。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近亿次,其中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内容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良好。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旗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共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人民论坛》《解放军理论学习》《当代世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 《中国民政》《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金融》《中国出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编辑》《中国科技论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外交评论》《金融评论》《社会保障评论》《中国发展观察》《中国乡村振兴》《百年潮》《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审计观察》《国资报告》《企业管理》等百余种中央级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安街读书会主编《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思平治——名家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化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体系。该平台累计固定读者超百万,影响辐射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属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联合开展党建主题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区的有关单位,已正式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将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为党献策、“十五五”规划、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核心期刊、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等查看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