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国宣布将对俄实施“大幅升级”的制裁措施,欧盟同步批准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取消原定于布达佩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以“无法达成所需目标”为由暂停直接对话。
10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白宫明确表态,华盛顿计划于当天晚些时候或次日上午公布“大幅强化”的对俄制裁细节。
随后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制裁精准锁定俄罗斯能源产业命脉,将国有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与私有企业卢克石油公司纳入制裁清单,这两家企业的原油出口量合计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近50%,制裁力度堪称“精准打击”。
贝森特在声明中直言,被制裁企业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提供了关键资金支持,美国财政部“已准备好采取进一步行动”,同时呼吁盟友同步跟进制裁措施。
![]()
几乎在同一时间,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宣布,成员国已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10月23日欧盟峰会正式批准了这一方案。
欧盟的制裁措施更为全面,首次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纳入进口禁令,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美元,并对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实施全面交易禁令。
此外,金融领域的制裁也实现突破,首次将加密货币平台纳入限制范围,同时将俄罗斯“影子舰队”的117艘船只列入黑名单。
就在美欧密集释放制裁信号的同时,俄美高层互动出现意外转折。
10月22日,特朗普向媒体证实,已取消原定于布达佩斯与普京举行的会晤,核心原因是“感觉时机不对,无法达成所需目标”。
这一决定并非突发,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特朗普对8月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后,俄乌谈判毫无进展的现状感到“明显失望”,这成为取消此次会晤的重要伏笔。
![]()
不过,特朗普并未关闭对话大门,明确表示“未来某个时间仍会与普京见面”,并强调自己“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冲突”。
巧合的是,特朗普宣布取消会晤当天,北约秘书长吕特恰好到访白宫。双方讨论了如何推动俄乌冲突落幕,但吕特坦言“目前尚无成熟的和平计划可摆上谈判桌”,同时认可特朗普提出的对俄施加“持续经济压力”的思路。
从时间线与事件关联来看,美欧同步升级制裁与特朗普取消“普特会”存在清晰的逻辑。
一方面,通过锁定俄罗斯能源、金融等核心领域,美欧试图以“极限施压”迫使俄方在谈判桌上让步,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加密货币等新领域的制裁则是在封堵其规避现有限制的渠道。
![]()
另一方面,取消会晤既是对谈判停滞现状的“不满表态”,也是一种策略性试探。特朗普在释放强硬制裁信号的同时保留对话可能,既呼应了国内对“对俄强硬”的舆论期待,也为后续局势变化预留了政策空间。
这种“边施压边观望”的姿态,与北约秘书长吕特提出的“持续压力+伺机对话”思路高度契合,成为当前西方对乌政策的核心基调。
对于俄罗斯而言,美欧新一轮制裁与俄美峰会取消无疑是双重压力,但俄方尚未作出明确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