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上海的汪先生
因喝了几口朋友赠送的药酒
竟被120紧急送医抢救
而类似的案例
已不止一次发生
吓死人!
53岁男子喝“养生药酒”当场昏迷!
近日,53岁的汪先生被120急救人员紧急送抵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据陪同家属焦急描述,汪先生当日凌晨结束夜班工作后,在家中饮用了朋友赠送的“活血化瘀”药酒,不久便陷入神志不清状态,不仅面色潮红、胡言乱语,还出现双手抓地、躁动不安的异常表现。家属发现时,汪先生已倒在地板上,浑身散发浓烈酒味,呼吸状态更是明显异常,于是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紧急送至医院急诊抢救室。
![]()
急诊团队接诊后,初步观察汪先生虽疑似酒精过量,但其指末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0%以下的异常指标,让值班医生瞬间警觉——“绝非普通酒精中毒!”情况危急,医生当机立断,迅速下达“推注镇静药、紧急气管插管”指令,同时小心地将汪先生头部偏向一侧,严防呕吐物误吸引发窒息。
果不其然,喉镜插入口腔时,大量食物残渣显露出来,护士立即用吸痰管快速清理异物,为顺利完成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扫清障碍。
紧急处置后,汪先生的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至正常范围,躁动症状也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检查显示,汪先生全身皮肤干燥潮红,双侧瞳孔扩大至0.4cm,完全符合典型中毒表现。此时,家属带来的药酒样本,同时家属提及“朋友曾明确嘱咐药酒仅可外涂”的细节,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有毒植物中毒,当即建议家属联系赠酒人确认药材成分。
最终核实,该药酒中含有曼陀罗成分,汪先生正是因未正确使用、擅自内服,才引发此次严重中毒。
明确病因后,抢救团队迅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通过洗胃彻底清除体内残留毒物,使用专用解毒药物对抗曼陀罗毒性,同时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精准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经过5天精心救治,汪先生身体各项机能逐步恢复正常,顺利康复出院。
![]()
曼陀罗虽因花朵艳丽易引人注意,但其根、茎、叶、花、果全株均含有莨菪碱、阿托品等强效毒性成分,这些成分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毒性极强。
民间常有误将曼陀罗用于泡制“镇痛药酒”的情况,却忽视了其致命风险——即便外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酸痛,内服却极易引发中毒。轻度中毒会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烦躁幻觉等症状,一旦发展为重度中毒,更可能导致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秦龙副主任医师提醒,此次曼陀罗药酒中毒案例,再次为大众敲响警钟。中药泡酒绝非“随意搭配”,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明确药材药性、规范泡制方法,切勿自行采摘、使用不明植物盲目自制。对来源不明、成分不清的药酒要坚决说“不”,尤其是他人赠送的“偏方药酒”,切勿因“人情”或“好奇”轻易尝试。此外,即便是合规的内服药酒,也需严格控制饮用量,过量饮用等同于过量服药,极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无独有偶
类似的惊险情况
最近也在广州上演
一杯酒下肚
55岁阿叔险丧命
日前,东莞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成功抢救了一位因误服自制药酒而命悬一线的患者。
陈先生,今年55岁,他觉得自制药酒能强身健体,就用常见的生草乌、生川乌泡制了一坛药酒。不料,仅仅饮用了一两左右,就出现了心慌窒息、面部及四肢麻木、剧烈呕吐等严重症状。
家属见状,立即拨打120,陈先生被紧急送往东莞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分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判断其为乌头类生物碱中毒。急救团队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分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柳萍、主治医师方笑媚、住院医师卫劲沂等医护人员迅速集结,现场参与抢救。
专家团队一方面通过补液扩容+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措施,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另一方面,紧急进行洗胃、灌肠、导尿等操作,尽可能清除体内毒素。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陈先生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
经过重症医学科及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陈先生的病情持续好转,很快转入普通病房,并最终康复出院。
乌头碱(Aconitine)是一类存在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中的剧毒生物碱,常见于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药材中。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这些药材经炮制后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等功效。但未经科学炮制或生用,其毒性成分极强,是导致中毒事件的常见诱因。
乌头碱毒性极强,堪称剧毒,0.2毫克即可引起中毒症状,3~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其毒性是砒霜的50倍。乌头碱中毒进展极快,一旦乌头碱中毒,立刻就医是唯一生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昏迷、惊厥或嗜睡,绝对禁止催吐,以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实际上
早有医院发布过提醒
近年来
急诊室里因
乱泡乱饮药酒导致
中毒、昏迷甚至猝死
案例激增
很多人把药酒当“养生”
这是很大的误区
实际上:
药酒不是“保健品”
而是“带刀的药”
有的东西混到一起泡
是有毒的
有些药物经酒浸泡后
也是有毒的
三大“致命陷阱”
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1. “有毒药材”泡出“穿肠毒酒”
①生川乌、草乌、附子:民间用来“止痛、驱寒”的“神药”,却藏着致命毒素乌头碱!仅需0.2毫克就能让你口舌发麻、心跳乱跳,3毫克足以致命(相当于1/20颗感冒药的重量)!
②动物药酒暗藏杀机:
蛇胆泡酒精=“寄生虫培养基”(裂头蚴可钻脑);
蟾蜍泡酒=“心脏毒剂”(直接引发心肌坏死);
蜂蛹药酒=“过敏炸弹”(轻则全身红肿,重则窒息休克)。
![]()
③容器选错等于“慢性服毒”:用塑料瓶、锡壶泡酒?塑化剂、重金属偷偷溶进酒里,喝1年=给肝肾“灌毒”!
2.“土法炮制”=“亲手制毒”
①“生药材直接泡,泡越久越有效”?大错特错!
生何首乌直接泡:释放过量蒽醌类物质,喝出药物性肝衰竭;马钱子不煮直接泡:番木鳖碱超标10倍,分分钟引发 全身抽搐、呼吸骤停;
②“偏方配方随便加”?毒性叠加要你命!
五加皮+雷公藤=“肝肾双杀”,川乌+草乌=“心脏毒药”,1+1的毒性远超你的想象!
![]()
3.“养生误区”比毒药更可怕
①把药酒当“饮料”长期喝?
酒精本身是1类致癌物,加上药材毒性,3年喝出肝硬化,5年喝出胃溃疡!
②“我身体好,喝药酒没事”?
痛风患者喝药酒:酒精让尿酸“飙车”,分分钟痛到满地打滚;高血压患者喝药酒:酒精扩张血管,可能引发低血压休克;吃头孢后喝药酒:双硫仑反应让你“醉到窒息”,抢救不及时当场没命!
中毒“密码”识别:
分秒必争的救命信号
药酒中毒分“急性致命”与“慢性侵蚀”,看懂身体发出的警报,才能抢在死神前面!
1.急性中毒(饮后2小时内,黄金抢救期6小时)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
要立即送医!
①消化道“警示灯”:剧烈呕吐(甚至呕血)、腹痛腹泻,呕吐物带有刺鼻金属味(可能是重金属中毒);
②神经系统“崩溃信号”:口唇、舌尖、指尖发麻(乌头碱中毒典型表现),说话含糊不清,看东西重影、模糊;
③心血管“致命暴击”:心慌、心跳加速(每分钟>120次),或突然血压骤降(收缩压<90mmHg),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呈“锯齿状”),随时可能心脏停跳!
2.慢性中毒(连续饮用3个月以上,肝肾正在“无声坏死”)
别以为“喝得少就安全”!
长期微量毒性蓄积
后果更可怕:
①“帕金森式”警示:手部不自主颤抖(静止时明显,如拿筷子、端杯子时抖),走路姿势僵硬,可能是重金属(铅、锰)或马钱子慢性中毒损伤神经。
②肾脏“求救信号”:尿量异常:24小时尿量<400ml(少尿,提示肾功能衰竭)或>2500ml(多尿,肾小管损伤),尿液颜色变深、泡沫增多。
③肝脏“最后的警告”:皮肤、眼白变黄(巩膜黄染),右上腹持续隐痛,食欲骤降,身体莫名消瘦——70%的慢性药酒中毒患者首次就医时已达 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
万一中毒
这3件事要立刻做
①清醒者立即催吐:用筷子压舌根,吐到黄水为止(减少毒素吸收);
②昏迷者立即侧卧:身体向左/右侧倾斜,头部稍低,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酒后窒息是猝死主因!);
③黄金6小时内送医:携带剩余药酒及药材,告知医生“泡了什么药材、喝了多少、喝了多久”,为抢救争取时间。
说到底
真养生不靠“偏方”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心态平和
比任何药酒都“养人”
来源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刘亭敏),综合广州日报、射阳县人民医院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