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老白第226篇原创笔记
前言
很喜欢《菜根谭》的这句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年轻时,因它的唯美而向往;中年后,为它的意境而折服。
回顾半生,见过无数“能人”、“狠人”征服职场,也看到很多“庸人”、“俗人”虚度光阴。
终于彻悟:有一种通透,是把“淡”字刻进日常。
01淡情绪,不焦虑
与人相处久了,你会发现:
职场上,真正击垮一个人的,大多不是突然经历糟糕,而是日复一日的焦虑和煎熬。
尤其对于中年人来说,工作的繁杂,家庭的琐事,人际关系的纷扰,身体机能的抗议,诸多因素累加,让情绪管理几乎成了无解的难题。
扎心的是,你以为强迫自己不发脾气,不悲不喜就是“情绪稳定”,殊不知,积压久了,它会以更猛烈的方式,突然爆发难以收拾。
弘一法师曾说:
“能伤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开;能干扰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
情绪就是这样,它从来无法被压抑,也不甘被管理,但可以被淡化。
正视它,理解它,包容它,你才能实现“情绪自由”——愤怒时也能清醒表达;难过时不会无法自拔;焦虑时依然坚定步伐。
02淡关系,不内耗
冯唐说过一句很通透的话:
“人越过越孤独,是好事。既省去了无效社交,也逐渐明白了:真正需要经营的关系,只有那么几个。”
年轻时,总觉得人如酒,越浓越好;中年后,才发现情像茶,越冲越淡。
很多时候,你掏心掏肺的付出,换不回相等的回应;你拼尽全力的维系,关键时刻却叫天天不灵。
当你把人际关系看淡些,就会领悟它的真谛:先筛选,再经营。
筛选不是趋炎附势,去一味尊崇强者,而是剔除纯消耗型的、负能量的、三观认知差异无法融合的关系。
经营也不是刻意逢迎,时刻怀揣功利心,而是珍惜信念同频、可以相互成就、愿意陪你共同成长的人。
在我看来,最舒服、最健康的职场人际关系,莫过于此。
03淡得失,不奢求
《增广贤文》有言: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个世界上最难看破的,莫过于“得失”二字。
升职、加薪、荣耀、实权......这些外在认可曾让多少人拼尽全力?但人到中年,回头再看,也只是一些阶段性的标志。
我始终认为,40岁后在职场的最好状态是,做个“佛系狠人”——既不躺平摆烂,也不奢求飞跃式提升。
职责之内,尽全力效劳;边界之外,绝不做徒劳。不把工作看成全部,更不把他人评价当指标。
尽本分,但不透支;求上进,但不钻营。信命,但不认命;玩命,但先惜命。
看淡得失不等于无欲无求,而是明白,进有进的欢喜,退也要退的从容,人生下半场,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
写在最后
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淡”也一样,它能平复心情,更能提升心境。
毕竟,心淡了,路就正了;人淡了,生活就真了。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