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萨克斯坦欧亚开发银行(EDB)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中亚地区没有出海口,但其正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枢纽。
![]()
这份名为《欧亚过境运输框架》的报告指出,在截至2024年的五年间,该地区往返于东西方市场的过境货物量增长超70%,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五分之四的贸易量途经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约60%的过境货物通过铁路运输。
报告还提到,过去五年间,途经土库曼斯坦的贸易量大幅增长,而正在开发的过境走廊则在很大程度上绕过了塔吉克斯坦。欧亚开发银行的报告称,中亚的实践证明,“缺乏出海口并非贸易的‘死刑判决’”。
该报告分析了欧亚大陆的贸易格局,确定该地区有五条主要贸易路线,分别是:北部路线、中部路线、南部路线、跨欧亚运输走廊(Traceca)以及南北路线。对于美国和欧盟支持的“中间走廊”,报告仅简要提及——该走廊与跨欧亚运输走廊(Traceca)的现有基础设施有大量重合。
![]()
报告指出,2023年,纵横欧亚大陆的各条贸易走廊总货运量超过2.6亿吨,其中包括360万个货运集装箱。这一集装箱运量较十年前记录的数据增长了三倍。
欧亚开发银行的报告强调,要维持中亚贸易网络的稳步增长,未来十年需要逾500亿美元的投资。报告着重强调了“南北路线”的建设,该路线经里海沿岸国家连接俄罗斯与南亚及中东市场。这一倾向并不意外,因为欧亚开发银行成立于2006年,是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联合发起的开发项目,而俄罗斯是该银行的最大股东。目前,南北贸易走廊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补给线,对维持其在乌克兰的战事至关重要。
![]()
欧亚开发银行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认为,“欧亚运输框架为主要市场间全球供应链的持续运转提供了保障”,并补充称,跨大陆的多式联运陆路路线,在成本和速度上可能优于海运路线。
欧亚开发银行目前正通过一项数据库计划,追踪涵盖欧亚五条贸易路线、涉及13个国家的320多个在建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被追踪的项目中,大部分涉及公路建设,项目总成本超过2340亿美元。
欧亚开发银行预测,未来五年,中亚三条主要贸易走廊的货运量将增长1.5倍,突破9500万吨;同期集装箱运量也将激增三分之二,20英尺标准箱(TEUs)数量将达到170万个。
![]()
报告指出,未来数年的关键需求是“发展一体化物流服务”,并表示此类改进有望将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报告称:“软基础设施的完善应基于三项原则的实施——协调化、协同化与数字化。转向数字化技术与运输方式……可为国际货运在边境口岸节省多达四天的过境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