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芦沃美替尼治疗伴MAPK通路激活的复发/进展性pLGG患者,疗效与安全性兼备。
当地时间10月17日至21日,全球肿瘤学领域瞩目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隆重举行。在这场学术盛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文斌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PI),公布了芦沃美替尼(FCN-159)在伴有MAPK通路异常激活的复发/进展性低级别胶质瘤(pLGG)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最新数据,引起广泛关注。
pLGG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0%-40%[1]。尽管手术是其一线及核心治疗手段,然而在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情况下,患者仍面临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2]。由于患儿术后生存期普遍较长,而传统化疗与放疗疗效有限,其长期学习能力及生活质量仍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快速发展,研究揭示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pLGG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常见类型包括
BRAF V600E突变、
KIAA1549-BRAF融合以及
NF1突变等 [ 3 ] 。芦沃美替尼作为一种高选择性 MEK1/2抑制剂,目前已获批用于治疗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
NF1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等罕见疾病,并在 pLGG的I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 了 令人鼓舞的治疗潜力。
值此ESMO大会发布重要研究成果之际,“医学界”特邀李文斌教授,围绕芦沃美替尼的研发历程、临床意义及未来展望,分享其深刻洞见。
刻不容缓:当前pLGG治疗面临巨大未满足需求,迫切需要新型药物
医学界:pLGG是儿童最常见的脑肿瘤,由于肿瘤生长位置特殊,临床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能否请您简要谈谈,当前我国pLGG的临床治疗面临哪些主要挑战?为何迫切需要新型的靶向药物?
李文斌教授
pLGG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许多肿瘤位于视神经通路、脑干等重要的大脑功能区,手术可能损伤神经功能,且易残留复发。化疗是pLGG患者全身治疗的主要方法 ,如CV(卡铂和长春新碱)、TPCV(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等,但整体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约45%–55%,部分患儿会出现耐药或复发[4],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也会带来较重的负担。此外,放疗可能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带来认知障碍、内分泌异常等长期并发症。
相较于传统化疗,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更低,能有效保护患儿、尤其是低龄患儿的生长发育与生活质量。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日益普及,将基因分型与靶向治疗相结合,成为实现pLGG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必然方向。因此,研发针对pLGG的靶向治疗药物,是我国儿童神经肿瘤重要而迫切的临床需求。
突破禁锢:填补关键靶点空白,芦沃美替尼为复发/进展性pLGG带来治疗新选
医学界:您在今年的ESMO大会上报告了芦沃美替尼治疗复发/进展性pLGG的最新研究成果。您作为这一试验的PI,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主要疗效数据,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李文斌教授
芦沃美替尼( FCN-159)是我国首款MEK1/2抑制剂,先前公布的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芦沃美替尼在复发/进展性pLGG患儿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已显示出初步疗效[5]。
在本次ESMO大会上,我们报告了该研究的更新数据[6]。在中位年龄为8岁(范围:3-17岁)的38例患者中,
BRAF V600E突变 占比 31.6%,
KIAA1549-BRAF融合 占比 60.5%,
NF1突变 占比 7.9%。中位随访19.83个月时,整体人群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4.1%,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7.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mDOR) 和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 均尚未达到 。
值得关注的是,在MAPK信号通路异常的几种主要突变类型中,目前绝大多数靶向药物仅针对
BRAF V600E突变;而对于更为常见的
KIAA1549-BRAF融合 ,全球仅有一款 BRAF抑制剂获批使用。至于
NF1突变相关的 pLGG,至今仍无靶向药物获 批 上市。在本研究中,芦沃美替尼对携带KIAA1549-BRAF融合及NF1突变的患者展现出卓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接近100%,仅1例患者首次评估为疾病进展(PD)这一数据 填补了 当前该人群 靶向治疗的空缺,有望重新定义 其临床 治疗格局。
以上数据提示,芦沃美替尼能够有效抑制绝大多数患儿的肿瘤进展,有望成为覆盖广泛分子亚型、兼具高效性和持久性的pLGG靶向治疗药物。
长治久安:芦沃美替尼安全性良好,为长期用药打下坚实基础
医学界:作为高选择性MEK1/2抑制剂,芦沃美替尼具有哪些差异化的临床优势?从现有数据看,其安全性管理有何特点?
李文斌教授
除了疗效表现优异之外,芦沃美替尼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可管理性。本研究中,绝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为1–2级,≥3级TRAEs的发生率仅为15%,且可管理,没有导致药物减量或永久停药的TRAEs,充分印证了芦沃美替尼在真实临床场景中的安全可控性[6]。
与其他MEK抑制剂相比,芦沃美替尼没有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等严重的心脏不良事件(AEs),胃肠道AEs也相对更少,为长期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基于II期研究令人鼓舞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芦沃美替尼已进入关键性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阶段,期待未来该III期研究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此前,芦沃美替尼凭借其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肿瘤,以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这两个适应症中的潜力,已多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授予的突破性治疗和优先审评认定,并于2025年5月29日在我国正式获批上市。未来,期待芦沃美替尼能够获批更多适应症,进而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潜力无限:芦沃美替尼III期临床试验积极开展,pLGG领域未来可期
医学界:基于先前令人鼓舞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芦沃美替尼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这一阶段的研究在人群筛选、对照设置以及终点选择等方面有哪些重要考量?在您看来,芦沃美替尼未来将如何影响难治或进展性MAPK通路异常的pLGG患者的治疗格局?
李文斌教授
芦 沃美替尼的III期研究聚焦于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pLGG患儿(年龄2-18岁),且经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存在
KIAA1549-BRAF融合或
BRAF V600E突变,并由研究者判断需接受系统治疗的人群。入组人群包括疾病复发或进展、存在术后残留或无法手术的患者,且允许既往接受过不超过两种化疗方案。该筛选标准在保证入组人群同质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当前临床实践正朝着分子分型驱动的精准治疗方向迈进。
III期试验直接将芦沃美替尼与当前标准治疗(化疗)进行对比,旨在确证其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为未来治疗指南的更新提供高级别循证依据。若取得积极结果,芦沃美替尼将凭借其广谱能够覆盖多种MAPK通路突变、疗效显著及口服便利等优势,有望取代或序贯于化疗,成为此类患者优选的靶向治疗方案。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该药物在更多类型胶质瘤,乃至其他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潜力,以期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为其带来更具价值的临床获益。
专家简介
![]()
李文斌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首医)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副理事长
中国药促会脑神经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委兼创新药物治疗学组组长
中国癌症基金会脑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和《Cancer Biology & Medical》编委,《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总编辑,《医学参考报神经肿瘤专刊》主编,北京市中西医双领军专家,2020年国之名医,亚州肿瘤学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名誉研究员,善长颅内恶性肿瘤的化综合治疗,主持50余项国内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023和2024年连续两年在ESMO上各两项口头报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参考文献:
[1] Fangusaro J, et al. Pediatric low-grade glioma: State-of-the-art and ongoing challenges. Neuro Oncol. 2024;26(1):25-37.
[2] Pak-Yin Liu A,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managing pediatric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in China. Pediatr Investig. 2020;4(3):211-217.
[3] Lim YJ. Medical Treatment of Pediatric Low-Grade Glioma. Brain Tumor Res Treat. 2022 Oct;10(4):221-22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中国儿童低级别胶质瘤诊疗指南(2024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4,40(8):774-784.
[5] Li WB, et al. A phase II study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CN-159 in recurrent or progressive pediatric low-grade glioma (pLGG) with MAPK pathway-activated.2023ESMO 499O.
[6] Li WB, et al. Update on the phase II study: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uvometinib (FCN-159) in recurrent or progressive pediatric low-grade glioma with MAPK pathway-activated. 2025ESMO. 661MO.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