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激光雷达遇上菜鸟驿站的数据报表,风投人看清了中国式创新的答案:在实验室与菜市场之间找到第三条路。新石器用5亿美元买一张穿越周期的船票,而腾讯的智慧零售版图正等待这张末端配送拼图。
2021年腾讯投委会上,一份菜鸟驿站的合作数据被突然投影在幕布上:新石器无人车日均配送量突破1.2万单,人力成本下降37%。原本胶着的技术派与财务派瞬间沉默——这份数据改写了中国无人配送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的命运。
![]()
技术派的“理想主义宣言”
腾讯技术团队曾坚持“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唯一解”。新石器第四代车型搭载的128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00米,误差仅±2cm,参数对标Waymo。但财务团队很快抛出质疑:单台车激光雷达成本占比超40%,而美团采用视觉+毫米波雷达方案的成本仅其1/3。
![]()
技术派的反击来自菜鸟驿站的实测数据:无人车故障率从7%降至1.2%,社区渗透率超60%。这组数字让腾讯最终选择为技术溢价买单,但埋下更尖锐的问题:当政策开放速度追不上烧钱节奏,谁能保证这不是另一个“实验室神话”?
财务派的“现实拷问”
美团优选案例成为财务派的武器。他们测算出新石器需实现单台车日均50单才能盈亏平衡,而当前实际仅32单。更微妙的是老股东动向:某机构减持新石器转投云迹科技,后者已在港股18C章节递交招股书,PS倍数达8.7倍。
![]()
中东资本的入局提供了新变量。迪拜2025智慧城市计划需2000+无人配送车,新石器温控货箱适配50℃高温场景。但这笔5亿美元融资中,腾讯的棋局更值得玩味——其智慧零售版图急需末端配送拼图,而新石器7500台车的规模恰是谈判筹码。
港股Pre-IPO的资本阳谋
对比云迹科技和迅策科技的IPO路径,新石器面临双重拷问:技术路线能否支撑估值?菜鸟模式能否复制到生鲜、医药等高毛利场景?招股书需回答的核心问题,或许藏在滴滴货运的试水数据里——青岛试点中,无人车实时调度订单占比已突破15%。
![]()
当激光雷达遇上菜鸟驿站的数据报表,风投人终于看清:中国式创新的答案,永远在实验室与菜市场之间的第三条路上。此刻赴港IPO的新石器,正试图用5亿美元买一张穿越周期的船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