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的冀东大地,战火纷飞,八路军意外生擒天皇表弟。
日军提出想用50挺机枪和几十箱子弹换回,八路军司令员提出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是什么?日军有没有答应?这个天皇表弟最终下场如何?
![]()
将计就计
1939年春,八路军在冀东奋勇作战,某支队司令包森带领部队先后攻克多个日军据点。
在一场战斗中,包森司令的警卫员王振西不幸受伤,被安置在根据地农户家中疗养。
可躺在炕上几天,他就坐不住了,某个清晨,他一跛一拐偷偷离开疗养点,穿山越岭回到老家。
他原以为躲几日便能再回部队,谁知村里一个心怀叵测的汉奸趁夜报信。
![]()
次日黎明,王振西便被日伪军抓走,带往唐山宪兵司令部。
途中他听说日军想抓住包森司令,当即灵机一动,决定将计就计,告诉日军自己是包森的贴身警卫,
果然,敌人立刻换了脸色,将他视若宝贝,一路送往唐山特务机关长,宪兵大佐赤本三尼大佐面前。
![]()
赤本三尼请他吃喝,还放他在司令部随意走动,试图用王振西打入八路军内部,说服包森投降,他甚至亲口承诺:
“你只要劝降包森,我保你一命,回头立功受奖。”
王振西没有立刻拒绝,而是开始演戏,摇头晃脑地说:
“我这人嘛……爱抽大烟,你若答应我这口瘾,说不定真能劝动包司令。”
![]()
赤本一听喜笑颜开,还真给他配了烟土,王振西一边装作大烟鬼,一边暗地观察敌军部署和赤本动向。
几日后,他主动提出带赤本去见包森,王振西故作屈服,引赤本与翻译换装为百姓,带着他们偷偷前往“老根据地”方向。
实际上,他赌的就是这一路上,能碰到八路军侦察员。
他心里明白,只要遇上战友,自己就有机会翻盘,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将这位日军高官一网打尽。
![]()
生擒敌将
1939年4月25日的夜晚,冀东山村,几名八路军侦察员披着破旧棉衣,装扮成老百姓的模样,猫着腰在村边小路边巡查。
远处昏黄的油灯映出三个人影,正顺着村道缓步走来,走在最前头的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不是王振西?”有战士眼神一凛,脸色微变。
王振西被敌人抓走后,战士们以为他已遇难,此刻他深夜归来,不仅毫发无损,身后还带着两个生面孔,更显得蹊跷。
![]()
几人不动声色,依旧佯装做着巡村的活计,一边偷偷打量那两个陌生人。
走在王振西身后的,一个掩饰不住军人气质的中年男子,眼睛不时巡视四周。
另一个身形略瘦,似是翻译角色,脚步有些踉跄。
三人渐行渐近,路过几名“老乡”打扮的八路军身旁时,王振西在一位战士耳边低声说道:
“后面两个,鬼子和翻译。”
![]()
侦察员们面面相觑,仅用一两个眼神,便已完成默契的战术沟通。
几人悄然后退,迅速布控,王振西走出十来步后突然放慢脚步,为后方埋伏留出时机和空间。
当两名日军走到伏击点时,夜色中的几道黑影突然从两侧扑出,冰冷的枪口抵上二人后背。
那名宪兵大佐下意识伸手摸枪,却被一名战士死死按住右臂,旁边另一人直接一个扫堂腿将翻译掀翻在地。
![]()
几人连拖带拽将两名敌人压倒在地,迅速反绑双手,并用随身携带的破布堵住他们的嘴。
王振西此刻才快步上前,一边帮忙捆扎,一边低声而急促地说:
“别愣着,这鬼子来头不小,是唐山特务机关长,宪兵大佐赤本三尼。”
![]()
包森部队久在冀东,听过赤本之名者不在少数,他是特务头子,残忍狠辣,布网甚广。
“后面还有他们的大部队,走,马上转移!”王振西环顾四周,声音果断。
几名战士立即配合,将两名俘虏的眼睛蒙上,往村外的小路快步撤离。
![]()
三斧惊魂
夜色笼罩下,王振西和几名战士带着赤本三尼和翻译官匆匆走在山间泥泞的小道上。
押解途中,赤本的翻译早已筋疲力尽,他走几步便气喘吁吁,脚下一软,瘫倒在地,战士们拽他几次都无济于事。
王振西怒道:“你再耽误我们,真当我们不动刀子!”
![]()
可翻译突然放低声音,带着颤抖说道:
“放我一条生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赤本是天皇的表弟。”
王振西顿时站住脚,冷眼盯着赤本,神情复杂,若这话属实,那他手中抓的,可是个足以撼动战局的“大鱼”。
可也正因如此,危险加倍,赤本这样的角色,不会甘心就范。
![]()
更何况,日军得知他被俘后势必疯狂追击,留他在身边,宛如揣着颗炸弹。
他们不敢久留,抛下翻译,一行人拖着赤本继续转移。
整整跑了十几里,众人又累又饿,只得在一处村庄找了户老乡借宿。
老乡听说是八路军,不仅热情接待,还端出热饭热汤,连赤本也获赐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
夜已深,疲惫的战士们靠墙稍作歇息,王振西靠在窗前警戒,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念咒声。
他转头望去,只见赤本盘腿坐地,掏出一尊小巧的铜佛像,口中喃喃有词,像是在祷告,又像在诅咒。
一名战士走过去试图拽起赤本,没想到赤本猛地睁眼,神情狰狞,猛然一脚踢在那战士胸口。
战士毫无防备,被踹得跌坐在地,胸口剧痛,咳出一口血丝。
![]()
“混账!”王振西怒不可遏,冲上前一脚将赤本踹倒。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王振西身上,有人低声说道:“老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王振西咬牙站起,走出门口,回头望向屋里,沉默片刻,缓缓说:“不能留他了。”
他走到老乡跟前,低声借了一把斧头,几位战士将赤本死死按倒在地。
![]()
王振西走上前,站在赤本面前,深吸一口气,提起斧头,对准赤本的脖颈,一斧劈下,鲜血喷溅。
赤本的身子抽搐了几下,眼睛瞪得滚圆,王振西又接连两斧,直至他彻底没了声息。
战士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尸体拖到村外山林中,挖坑掩埋。
他们用树枝做了记号,又洒了一些灰土,才带着疲惫与警惕继续赶路。
![]()
交换条件
几天后,王振西和几位战友找到大部队和包森司令,报告了抓住赤本三尼并将他处决一事。
与此同时,日军也已经发现赤本三尼失踪了,唐山宪兵司令部如临大敌,特高课也炸了窝。
短短两天内,日军出动了整整三个联队,对冀东山区展开疯狂“扫荡”,企图在风声还未走漏前,将赤本找回来。
可他们搜遍村镇,翻尽山林,却始终没找到,他们此时也已经猜到,赤本只怕是落入了八路军之手。
![]()
几日后,冀东多地的墙头、树干、电杆上,忽然被张贴了两份告示,一份写着《致八路军包司令官》,一份是《告冀东人民书》。
日军用极为客气的措辞,请求“尊敬的包司令官”释放赤本三尼,并郑重承诺“以丰厚回报、换取大佐平安归还”。
而那封告人民书,更是开出了令人咋舌的“赏金牌”。
![]()
若能提供赤本准确下落者,赏银五千大洋;见过赤本一面并带回书信者,赏银两千五百大洋;哪怕只是带个口信,也有一千大洋的厚赏。
墙上白纸黑字,赏金诱人至极,可在那一个个贴了又贴的公告前,没有一个百姓驻足,更无人撕下告示揭榜。
日军越来越焦虑,数日之后,他们竟强行让与八路军有过往来的山村商人带信入山,说“愿以50挺机枪、数十箱子弹,交换赤本一命”。
![]()
这个条件,在常规战术层面,几乎等于赤裸裸的求饶。
信送到包森手中时,他缓缓地把信纸叠好,递回给副官:
“想谈条件?就告诉他们,我们只有两个条件:一是他们滚出中国,二是他们立刻投降。”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
“司令,是不是太硬了点?”有参谋低声提醒。
“硬?他们杀我百姓、烧我村庄、抓我战士,现在想靠几十挺破机枪换个刽子手回去?哪儿那么好的事?”
于是,那送信的商人也只能带着包森司令的口信去回复日军,日军自然不会答应。
几天后,八路军在一些群众相对集中的区域张贴声明,明确告知:赤本三尼已伏法!任何企图营救敌将者,皆属通敌!
![]()
这一纸声明,如一记耳光,狠狠抽在日军脸上,日军气急败坏,报纸封锁消息,内部下令“不得议论赤本去向”。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些通往关东军和东京方面的内部电报被意外截获,证明赤本的身份确实非同一般。
尽管后来有一些研究认为,赤本三尼不是天皇表弟,只是一个和日本皇室有些关系的高官而已。
但在这件事上,他是不是天皇表弟不重要,不管他是不是,他被处决都是罪有应得。
![]()
更重要的是,他被生擒并被处决,极大地鼓舞了冀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抗日军民。
赤本三尼死后,日军试图报复,但八路军凭借灵活的战术和坚韧的意志,一次次挫败了敌人,成功保护了冀东的抗战力量。
赤本三尼的死,代表了日军在冀东战场上的彻底失败,也为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战斗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即使面对最强大的敌人,中国人民的决心与勇气,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