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文
![]()
深秋时节,笔者从罗定市区出发,公路两旁青山如黛,楼房林立,金黄的水稻笑弯了腰,我们沿着省道369线行约45公里,来到有“将军之乡”美誉的广东省罗定市罗镜镇。
罗镜建镇已有1600多年历史,古称顺仁乡。自晋唐开始,便成为龙乡县、泷水县地,成为泷洲政治经济的中心。千年古镇历史沧桑,战争连绵英雄群起。钟灵毓秀人才辈出。隋唐时,陈佛智与洗夫人之战役,陈行范起义称帝事件,近代太平天国凌十八罗镜抗清战役,奠定了罗镜作为岭南边陲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此后经过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长期的战争环境熏陶,三百年来尚武风气炽盛,使罗镜成为藏龙卧虎、将才辈出的钟灵毓秀地。唐朝有一位冠军大将军,清朝有五个提督(正品一人,从一品四人)和一名总兵,武进士二人,武举人八人,任把总以上武官二十八人。民国有一名陆军上将、二名中将和一名少将,建国后有一名空军中将。罗镜可谓将星璀璨,素有“将军之乡”美誉。
![]()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罗镜镇龙岩村委双轮角21号蔡廷锴将军故居。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当地人钟叔,一面带着我们,一面介绍了蔡廷锴故居的情况。
蔡廷锴(1892-1968),是著名的抗日将领、爱国民主人士,也是民革的创始人之一。因长得高,所以当地人又称他为高老蔡。蔡廷锴,字贤初,出生于广东罗定。他早年加入粤军,后来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蔡廷锴逐渐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的将领。
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时,蔡廷锴担任第十九路军军长,指挥了威震中外的“淞沪会战”。听着钟叔的介绍,笔者仿佛看到他率领不足3万人部队顽强抵抗拥有飞机、大炮、战舰10万精锐日军的进攻,一句“打倒日本仔!”打得日军三易其帅,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英国一家研究二战史,高度评价蔡廷锴以小胜多,以弱胜强,入选世界500名将。
![]()
抗日战争时期,粤军出兵90万,只有3000归,每到春节,粤地户户挂白陵,家家亮灯让英灵找到回家的路。
1933年,蔡廷锴与李济深等人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反对蒋介石的统治。虽然事变最终失败,但显示了他的抗日反蒋立场。
1949年后,蔡廷锴选择留在大陆,并参加了新中国的政治生活。他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1968年,蔡廷锴在北京逝世。
蔡廷锴将军是一位爱国将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尤为人们所铭记。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旧军人到爱国民主人士的转变,最终成为新中国的支持者。
蔡廷锴将军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约1911年),是一座兼具粤西典型农家风格与客家特色的大型宅院。整体为三进院落式布局,格局类似“富”字形。原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7000平方米,后因历史原因,现存部分主要为中路的两座主屋,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主屋两侧有阁楼和可贯通全屋的暗廊,后座两角曾建有炮楼。宅院前有地坪、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两侧附屋曾设有猪舍、牛栏、舂米房等,体现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风貌。
故居现已作为纪念馆开放,正门匾额由前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内部设有展室,通过照片、图片、实物等资料,分六个部分详细展示了蔡廷锴将军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十九路军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英雄事迹。
![]()
故居前方安置着一尊高4.5米的蔡廷锴将军戎装骑马雕像,威武雄壮,是参观者缅怀将军的重要地点。故居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它还被授予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民革党史教育基地、云浮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故居附近的帝瓮飞瀑是蔡廷锴将军生前非常喜爱的一处自然景观。1933年,蔡廷锴将军在瀑布旁的二、三瓮之间修建了名为“退避贤庐”的避暑亭。1938年返乡养伤期间,他更在帝瓮岩石上亲笔题写了“东南一景”四个大字,表达了对家乡风光的热爱与留恋。我们一行抵达时,由于水流少,瀑布下是新修的栈道,壮观的瀑布看不到,只有小小溪流声。
随后,我们一行又来到位于罗镜镇政府大院内十九路军军需处长、叶少泉将军故居,故居又称“光裕堂”。将军故居建于1933年,为中西结合式的三层青砖楼房,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在解放战争时期,故居成为了重要的革命活动据点。1949年,它曾被作为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四团团部和罗定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此外,这里也一度成为中共广南分委、粤中纵队等党、政、军领导的活动指挥中心。
![]()
![]()
叶少泉(1896-1974)是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人,与著名爱国将领蔡廷锴是邻居,两人是“童稚相好的小友”,后来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并于1922年开始追随蔡廷锴从军。他在十九路军中历任军需处长、经理处处长等职,官至少将。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他负责统筹军需物资,为前线抗日作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少泉继续投身于爱国民主事业。解放战争时期,叶少泉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并曾因此被国民党逮捕,后获释。他还曾将家中珍藏的枪支弹药全部捐给游击队,支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广州市政协委员。1974年病逝于广州。
叶少泉将军故居2016年由镇政府进行修缮,2017年7月,在不改动、不破坏整体结构及保护原貌的基础下,改造为罗镜文史馆。叶少泉故居(即粤中纵队四支队十四团团部旧址)现已被列为云浮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罗镜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掘和打造红色旅游,在龙岩村建起红色广场,每年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大湾区游客,前来参观蔡廷锴和叶少泉将军故居,缅怀他们一生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拥护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一生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