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上19:35,首届“苏超”决赛就要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开踢。南京奥体将陪伴两支球队迈入终章对决。届时,“十三太保”将齐聚南京,共同见证,谁是那个真正“算你厉害”的球队。到时候,必定是盛况空前。
![]()
南京奥体中心
不过,现在你去南京奥体中心,可能还感受不到决赛来临前的激情氛围,现在的体育场就像个大工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为本周末的孙燕姿南京演唱会搭建舞台和座位。
![]()
2025年下半年,因为“苏超”的爆火,江苏十三城的主要体育场、奥体中心都异常忙碌起来,工作节奏简直堪比“鸡排哥”:“排完你的,排你的!”。体育比赛穿插演唱会,极限转场比比皆是。南京奥体中心甚至出现过,体育场足球赛、体育馆演唱会同时散场,半小时安全疏散所有观众的“神操作”。
![]()
在南京、徐州、常州、镇江等地,在“苏超”赛场外,还摆起了美食文化集市、农产品展销、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等等,给球迷和市民带来了双倍活力、双倍快乐。
很长时间以来,大赛后的场馆运营一直是全球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为举办奥运会花费巨资新建的场馆,没过几年就因为运营不利,逐渐荒废凋敝,沦为废墟。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近年来,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开始流行新建一次性设施,用完就拆除。比如:2018平昌冬奥会主场馆——开闭幕式体育场,只使用了4次就被拆除,成为史上最短命的奥运场馆;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伦敦碗”立即拆除了超过5万个座位……虽然及时止损,但依然意味着巨大的体育资产浪费。
![]()
韩国平昌冬奥会主场馆
而作为全球首个双奥场馆,“鸟巢”国家体育场的运营,早已成为了标杆和榜样。10月22日,国家体育场透露,2026年“鸟巢”档期已全部排满,一直排到了2027年了。2025年,“鸟巢”除了各类高水平赛事之外,文化休闲、参观游览、群众健身、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活动项目的累计客流已达500万人次。从满足全民日常文体需求,到推动城市文体生态升级,“鸟巢”逐步突破“单一场馆”的定位,向“多功能文体枢纽”转型。
![]()
国家体育场“鸟巢”
当然,在赛事吸引力上,绝大多数城市不可能具备北京那样的条件。对“家家都有奥体”的江苏来说,在让人羡慕“家底殷实”的同时,如何运营好、利用好这些高级别的体育场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基于本地城市体育文化交流的“苏超”应运而生。
精彩的体育赛事,不仅解决了各大城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工作量不饱和”问题,“观赛热”还持续地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文旅流量,激活城市消费。虽然一张门票只有十几、二十元,却带动了江苏全域数百亿的消费。奥体中心,也因为这样的变化,从以前单纯的城市地标、专业赛场,转而与整个城市产生了“情感连接”。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球迷都说,来到奥体就像到了家一样,大家和赛场上的球员一起,为了自己的城市荣誉而战。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苏超”成功的带动下,很多省市都开始“抄作业”,通过在体育场内外的“绣花功夫”,为赛事经济和全民健身,镶上“金角银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湖南永州市体育场,这座荒废到近乎报废,被调侃“草长得都藏蛇”的球场,突然因为“湘超”的到来“复活”了。改造后作为永州队的主场,它的话题不再只是“蛇梗”和场馆老旧,而是赢球的痛快、进步的痕迹和越来越好的主场氛围。
![]()
湖南永州市体育场改造前后
所以,各个城市研究好“奥体经济学”,开动脑筋让体育场“忙”起来,不仅是经济考量,也能为市民带来更多情绪价值,为城市带来更多魅力加分。同时,全民运动的氛围营造,也需要创办更多优质赛事,做好围绕场馆的“体育+”,让体育场馆成为拉动体育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闻线索有奖征集
报料邮箱:jstv83187982@163.com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编辑: 荔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