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 56 岁,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右肩疼了快半年,后来才知道是肩周炎。最难受的时候,胳膊像被灌了铅,抬到胸口就卡着动不了,夜里能疼醒两三次 —— 想翻个身,肩膀一扯就钻心的疼,只能僵着睡;穿毛衣得让老伴帮忙,连梳头发都得用左手将就,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觉得胳膊这么 “没用” 过。
一开始贴膏药、烤电,疼得轻了点,可一停药又犯。后来朋友说:“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刘玉莲医生,用浮针治疼痛特别好,我妈腰突就是她治好的。” 我抱着试试的心态,让老伴陪我找了过去。
第一次见刘医生,她穿着白大褂,说话特别温和,没等我开口就先让我坐下:“您别着急,慢慢说,肩膀哪疼、能抬多高?” 她让我试着抬抬右肩,我咬着牙抬到胸口就停住了,眼泪都快出来。刘医生伸手轻轻按了按我肩膀周围,说:“您这是冈上肌、三角肌都紧张了,也就是咱们说的‘患肌’,浮针能帮您松解开,不用怕。”
治疗时,她拿了根细细的针,比我想象中细多了,说这是 0.30mm 的针,专门给老人用的,不疼。她在我右肩外侧 3 厘米处消了毒,慢慢把针扎进去 —— 真的不疼,就有点酸胀,像有人轻轻按揉肌肉。她一边转动针柄,一边轻声说:“您试着慢慢抬抬胳膊,别用力,能抬多高算多高。”
![]()
刘玉莲医生
我试着往上抬,一开始还发怵,可抬到肩膀高度时,居然没那么卡了!刘医生笑了:“再试试,往耳朵旁边抬。” 我慢慢抬,居然能碰到耳朵了!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 —— 这半年,我连梳头都碰不到耳朵,没想到扎完针就能做到了。
刘医生说我这肩周炎不算最严重的,每周来一次,三次就能好。第二次去的时候,我已经能自己穿毛衣了,夜里也不疼醒了。刘医生调整了针的位置,还教我做 “爬墙动作”:面对墙站着,手指慢慢往上爬,每天爬 10 次。她还说:“您退休了别总坐着,多活动活动肩膀,以后不容易犯。”
第三次治疗结束,我右肩能完全抬起来,转圈都不疼了。现在我每天早上都去公园打太极,以前举不起来的动作,现在做得比谁都标准。上周我特意给刘医生送了面锦旗,她还不好意思:“这是我该做的,您能好就行。”
后来才知道,刘医生从医快 40 年了,退休后好多医院高薪请她,她都没去,就想留在临床给咱们老百姓治病。现在我逢人就说:“肩膀疼找刘医生,浮针真管用,还不遭罪!” 能遇到这么好的医生,把我这半年的痛苦治好,我是真的感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