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名古城数字瓮城光影秀。大名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河北省大名县锚定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创新路径唤醒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释放现代文旅活力。数据显示,截至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大名县2025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达1103.26万人次、旅游收入69.29亿元。这背后是大名县以“数字赋能+活化利用”激活文旅发展的双重发力。
近年来,大名县以数字赋能破解古城文旅发展瓶颈,打造了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运用元宇宙AR技术的数字瓮城光影秀,将历史场景真实再现;入选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的数字府衙体验馆,让游客“穿越”探寻“中国第一衙署城”传奇;“久闻大名”APP与AR游小程序,则通过3D建模、AR数字人讲解等功能,为游客提供全流程智慧游览服务。数字技术与历史文化的碰撞,让大名古城成为京津冀区域新兴文旅打卡地。
![]()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与大运河博物馆夜景。大名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活化利用中守护文化根脉,是大名文旅发展的另一亮点。走进大名府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工人们正加紧推进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文物保护、修复、标本鉴赏于一体的专业平台。与此同时,大运河博物馆内,游客们通过文物展陈追溯运河历史变迁;石刻博物馆里,“五礼记碑”等珍贵碑刻诉说着古城过往;99米大名草编长卷更是在全球妇女峰会展示非遗魅力。
“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与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融入游客体验、惠及百姓生活的‘活态资源’。”大名县文旅局文保中心主任成俊杰表示。
从光影流转的数字瓮城到走向世界的草编长卷,从智慧便捷的AR游览到精心守护的考古遗址,如今的大名府,正以“数字赋能”激活历史活力,以“活化利用”延续文化根脉,书写古城焕新的时代答卷。(张瑞林、李天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