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加拿大对华石油管材产品发起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10月14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发布公告,根据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第76.03(7)(a)条的规定,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石油管材(Oil Country Tubular Goods)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审查现行措施到期后,涉案产品的倾销和补贴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将于2026年3月9日前作出裁决。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042900.31、73042900.39、73042900.51、73042900.59、73042900.61、73042900.69、73042900.71、73042900.79、73043910.00、73045910.00、73062910.11、73062910.19、73062910.21、73062910.29、73062910.31、73062910.39、73062910.41、73062910.49、73062990.11、73062990.19、73062990.21、73062990.29、73062990.31、73062990.39、73062990.41和73062990.49。
2、加拿大对中国热成型模压纤维餐具发起双反调查
2025年10月1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发布公告称,应加拿大企业CKF Inc.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热成型模压纤维餐具(Thermoformed Molded Fiber Tableware)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审查进口商品是否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为4823.61.00.00、4823.69.00.90、4823.70.00.00、4823.90.00.90。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将在90天内对该案作出初裁。
3、巴西终止对华轮胎用钢帘线反倾销调查
2025年10月14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80号公告称,应申请方的申请,终止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用钢帘线(葡萄牙语:cordoalhas de aço para pneus)反倾销调查。本案涉及南共市税号7312.10.10项下的产品。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2024年7月1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4年第26号公告称,应巴西国内企业BMB Belgo MineiraBekaert Artefatos de Arames Ltda.于2024年1月29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用钢帘线发起反倾销调查。2025年1月23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6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用钢帘线作出反倾销否定性初裁,鉴于未有足够证据表明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决定不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调查。
4、危地马拉对华镀锌板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10月7日,危地马拉经济部在官方公报发布第000627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镀锌板(西班牙语:acero galvanizado)作出反倾销否定性终裁,决定终止反倾销调查,不实施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危地马拉税号为7210.30.00.00、7210.41.10.00、7210.41.90.00、7210.49.10.00、7210.49.90.00、7212.20.00.00、7212.30.10.00、7212.30.90.00、7225.91.00.00、7225.92.00.00、7226.99.10.00和7226.99.90.00。公告自发布次日起生效。2024年10月3日,危地马拉对原产于中国的镀锌板启动反倾销调查。
5、卢森堡通报中国出口尼龙厨具不合格
2025年10月13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初级芳香胺迁移量超标,卢森堡通报中国出口的尼龙厨具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7864。
6、斯洛伐克通报中国出口软玩具不合格
2025年10月14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电池仓极易打开,儿童若误将电池放入口中吞下,会损伤肠道,不符合《玩具安全指令》欧洲标准EN 62115的要求。斯洛伐克通报中国出口的软玩具不合格。警报编号:SR/03595/25。
7、意大利通报中国出口香水不合格
2025年10月15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含有丁苯基甲基丙醛(BMHCA),该物质被禁用于化妆品,可能会损害生殖系统和未出生婴儿的健康,并可能导致皮肤过敏,不符合《化妆品法规》的要求。意大利通报中国出口的香水不合格。警报编号:SR/03608/25。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尼泊尔登革热感染病例超6000例
2025年10月14日,尼泊尔卫生和人口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该国登革热疫情已扩散至全国97.4%的地区,累计感染病例达6106例,至少造成5人死亡。全国77个地区中,仅西北部高海拔的马楠和罗尔帕两地尚未报告感染病例。数据显示,雨季期间(7月至9月)登革热病例持续上升,10月以来虽有暂缓,但疫情风险仍未解除。《新兴尼泊尔报》援引尼卫生和人口部下属流行病与疾病控制处专家消息称,雨季过后仍是登革热高发期。专家指出,近期该国多地因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积水易滋生蚊虫,或将进一步增加登革热病毒传播风险。尼泊尔疾控专家预计,该国今年登革热疫情风险可能持续至12月底。尼泊尔曾于2023年和2024年8月至11月间爆发大规模登革热疫情,分别造成超过4.3万人和3.1万人感染。
2、 马达加斯加近期陷入政治动荡,总统离境
2025年10月13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报道,马达加斯加近期陷入政治动荡,总统拉乔利纳已在法方协助下乘法国军机离境。报道称,此次撤离行动基于拉乔利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达成的协议,但法方宣称不干涉马达加斯加内部事务。新华社报道,拉乔利纳13日晚经由社交媒体发表国内政局恶化以来的首次视频讲话,表示因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目前已转移至“安全的地方”。这是11日马首都塔那那利佛一处军营发生哗变后,拉乔利纳首次公开露面。马达加斯加总统府10月12日发表书面声明,谴责该国目前正在发生的“非法武力夺权企图”。马总统府在声明中严厉谴责这一破坏稳定的企图,称其“违反国家宪法和民主原则”。总统府强调当前局势“极为严峻”,并重申“对话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途径和出路”。
3、 刚果(金)东部遭武装袭击,至少19人死亡
2025年10月13日,刚果(金)地方官员证实,盘踞在该国东部的乌干达反政府武装“民主同盟军”当天发动夜袭,造成至少19名平民死亡。中新网综合路透社、阿纳多卢通讯社等媒体报道,北基伍省卢贝罗地区行政长官阿兰·基韦瓦表示,此次袭击是由“民主同盟军”组织实施的,地点位于贝罗地区的穆孔多村。事发时“民主同盟军”武装分子穿着与刚果(金)军队类似的制服,这使得他们在进入村庄时没有引起当地民众的怀疑。随后“民主同盟军”武装分子使用枪支、刀具和棍棒等武器袭击了村民。据土耳其广播电视公司等媒体报道,初步统计显示,此次袭击共计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26栋房屋被烧毁。基韦瓦补充说,死亡人数可能还会继续上升。此外,还有大批民众因陷入恐慌而逃离当地。
4、 孟加拉国制衣厂和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6人死亡
2025年10月1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一家制衣厂及与其相邻的一个化学品仓库当日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6人死亡、多人受伤。路透社报道称,孟加拉国消防部门官员贾希姆援引目击者的话说,14日中午,达卡一家制衣厂的三楼起火,随后火势蔓延至储存漂白粉、塑料和过氧化氢的化学品仓库。12个消防单位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才控制住制衣厂的大火,但仓库的火势仍在继续。孟加拉国消防部门官员乔杜里表示,救援人员已从服装厂二楼和三楼找到16具遗体。随着搜寻工作的继续,死亡人数可能还会上升。乔杜里表示,制衣厂拥有者的身份尚未确定。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对火灾遇难者表示哀悼。他指示当局调查火灾原因,并确保相关家庭获得必要援助。
(以上四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 IMF上调全球增长预期,警告关税削弱增长前景
据新华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小幅上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IMF指出,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今年7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将增长3.1%,与7月预测值持平。IMF强调,上调预期缘于进口商因美国关税政策而提前囤货、大多数国家努力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开放与稳定等因素。当前,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较高、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财政脆弱性加剧等构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报告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较7月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至4.2%,同时将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上调0.1个百分点至1.6%。IMF指出,美国经济已显现出实质性放缓迹象。美国7月以来的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显著下滑,8月失业率升至近4年来新高。IMF表示,各经济体应致力于确保债务可持续性,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并加强合作以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
2、关税政策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日渐凸显
据人民日报消息,美国高盛集团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价格的传导已进入加速期,这不仅给美国国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更意味着美国消费者正成为关税成本的最终主要承担者。高盛经济学家埃尔西·彭与戴维·梅里克尔在报告中测算,截至今年6月,除了美国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仍承担64%的关税成本,消费者承担22%;若最新一轮关税延续既往模式,到年底消费者负担比例将飙升至55%,企业承担比例则降至22%。高盛集团的报告还指出,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关税及贸易限制措施打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尽管美国政府官员坚称贸易伙伴会承担关税成本,但实际情况是美国进口商需向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缴纳关税,而当企业将关税成本转嫁时,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部分美国国内生产商借关税壁垒伺机涨价,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刊文称,定价数据显示,关税正在产生逐步显现的影响,美国消费者面临的物价仍在上涨。哈佛商学院定价实验室的“关税追踪器”每日监测美国大型零售商销售的35万多种商品价格。研究显示,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平均涨价约5%,美国本土商品价格同样高于常规水平,美国本土商品还出现明显“跟涨效应”,在进口依赖度超50%的品类中尤为突出。
3、法国总理:力争将2026年财政赤字率控制在5%以下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国民议会发表施政方针演讲,就2026年财政预算草案作出说明。他表示,政府将致力于在2026年将财政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5%以下,强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持续削减公共开支。勒科尔尼指出,鉴于法国公共财政持续承压,政府计划在2026年削减财政支出约350亿欧元,低于前任贝鲁政府提出的438亿欧元削减目标。他提出的目标赤字率高于贝鲁政府此前制定的4.6%。针对在野党强烈反对的退休制度改革,勒科尔尼宣布暂停退休制度改革直至2028年1月,并将在未来几天内召开会议就改革进行讨论。他警告说,暂停改革将增加财政压力,预计2026年新增支出约4亿欧元,2027年增至约18亿欧元。勒科尔尼同时向议员承诺,不会动用宪法特殊条款绕过议会投票直接通过预算草案,并强调“议会将拥有对预算的最终表决权”。根据法国宪法,2026年财政预算草案将在今后70天内由议会两院审议并投票决定是否通过。
4、特朗普威胁西班牙加关税,欧盟表示将做出适当回应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由于西班牙拒绝将国防开支提高至北约新标准,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其施加关税等贸易惩罚措施。当地时间10月15日,欧盟委员会对此回应称,欧盟将会“一如既往地对任何针对我们一个或多个成员国的攻击做出适当回应”。一位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贸易是欧盟委员会的专属管辖权,欧盟将作为一个整体应对针对成员国的此类攻击,如有必要,欧盟将采取相应措施。
来源:贸法通
初审:赵文越
复审:何金辉
终审:刘奕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