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娃之后,自我与家庭怎么平衡?

0
分享至


喵~大家周四好呀~

这周我婆婆来帮我们带娃了,我和刘同学终于能喘口气了。有了“天降救兵”之后,我也终于可以有了一丢丢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一下关于未来的问题。

我是在快出月子的时候开始产生落差感。以我的身体情况,怀孕和工作是毫无悬念只能二选一,所以在孕期没什么好纠结的,选择宝宝放下工作是必然。我把怀孕看作“为期十个月的大项目”,并且为了此做了很多准备,包括每周2-3次孕产瑜伽,吃有机食物,每天读诵经典、打坐。最终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第二产程十几分钟的超快顺产,没有侧切,并且产后42天体检各项指标都恢复很好,盆底肌几项评分有90+。宝宝到现在两个月了,很健康,发育也很好。

卸货之后,月子里前20天就在各种疼疼疼,伤口疼、宫缩疼、皲裂疼、堵奶疼、偏头疼、腰骶疼,疼起来也顾不上想别的。等到身体渐渐恢复,疼痛好转些了,我开始感到一些茫然。

在我的人生规划中,我是完全不能接受“自己长时间不工作”这件事的。

我妈妈有个前同事,那个阿姨有了宝宝之后就选择辞职在家带孩子,她女儿比我小三岁左右。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阿姨带孩子来我家做客,阿姨感慨自己居然已经当全职妈妈那么多年了,看我妈评职称、进专家库,好像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离自己很遥远。阿姨因为唯一的“工作”就是带孩子,自然目光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几乎寸步不离地盯着孩子的学习、社交。然而这份关心并没有被理解与珍视,当那个已经上初中的女孩说起自己妈妈的时候,一脸鄙夷的神情,我至今都还记得。她说“我妈什么都不懂,凭什么管我”,“她自己都学习不好,干嘛管我学习”,“天天盯着我,烦死了”。

这一幕对我冲击很大,以至于现在过了十几年,说起“最不想成为的人”,那个阿姨在我心目中还是排第一。


我很爱我的宝宝,我也很赞叹并且钦佩那些选择成为全职妈妈的人,但是我不能接受自己做全职妈妈。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给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叫做“你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和心力,你最爱的人可能并不会看见和理解,甚至还会嫌弃你”。

对于像我这样安全感不足的人来说,只有“靠自己”才会心里有底。如果比较幸运,丈夫感激理解、自己内心丰盛、孩子懂得感恩的话,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万一处境和那个阿姨一样呢?这实在是太令人心寒了,我完全不能接受。

所以当我感觉自己身体差不多在好转了,我的心就飞向了窗外。我想念在深圳的朋友们,想要回去听丁老师的课,想念每个季度一次打禅七的日子,想念我站在讲台上和大家分享“温故知新”,想念我在芭蕾舞练功房大汗淋漓,想念我自信地和客户讲每个传播方案……

然而现实是,崽根本离不开我。生娃之前,我以为“小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睡觉就是安安静静自己躺着,吃饭就是到时间喂奶就行。现实是,婴儿会用啼哭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越长大哭声越大,困了要哭,要哄睡;饿了要哭,她还会挑着吃,有时要吃母乳有时吃奶瓶(目前还没完全找到规律,经常冲好了奶粉她不吃,过时间了要倒掉)。目前我的崽只有早上起来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安静地自己玩一会儿,还有夜间深睡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其他时候几乎片刻都离不开人。


这里要涉及一个观念,为什么我没办法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和育儿嫂。我在2019年给一个早教领域的老师做过咨询与运营服务,顺便学习了一些早教知识,诸如什么几岁该干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没有人能替代你”。还有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师,她是一位事业非常成功的女性,在我怀孕以后,她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跟我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带,老人和育儿嫂可以搭把手,但是不能完全托付。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尔有个“依恋理论”,说是婴儿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关系,会成为孩子未来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主要照顾者频繁更换,那婴儿的心里就会种下一颗种子,TA会认为“我最信赖的人也会消失”,会对未来内心的安全感产生很大破坏。玛格丽·马勒的“客体恒常性“理论也有提到,如果婴儿的主要照顾者频繁更换,他们会觉得“爱”和“照顾”是不稳定、会随时消失的,也会产生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可能会伴随一生。

并且,我自己有亲身印证。小的时候,我妈妈休完三个月产假之后要去上班,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空带我,我妈就只能把我白天“寄存”在一个邻居奶奶家,晚上领回来睡觉。后来那个奶奶家里有事,又换了一家。后来那家人又有一些原因,又换了一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2岁多去上我妈单位子弟幼儿园托班。

我理性上当然知道爸爸妈妈是爱我的,换做我是我妈妈,在当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感性上就是始终会有一种“漂泊感”,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家。这是心底里的感觉,不是靠大脑能说服自己的。

自从怀孕有了宝宝之后,我的不安全感已经好转很多了,但是能量低的时候,惯性还是会回到低安全感的状态中。当我状态特别差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离家出走”,随机买一张票去一个我没去过的城市,或者是去找我最好的朋友,而不是躲回我的“家”里被治愈。还比如现在,尽管我知道这一年暂停事业是因为养胎、坐月子,刘同学也没有催我工作,也认可我为怀孕作出的牺牲,甚至希望我休息更长一段时间休养身心,不要把自己逼太紧。可是,一旦停下来,我心里就隐隐总会有个声音出现——“你是没价值的”。尽管我理性知道这并不是事实,也经常会转念转过去。但惯性太强大了,它就是会时不时出现。


如果育儿嫂是宝宝最亲密的人,那育儿嫂下户了呢?对宝宝来说,岂不是“最亲近的人离开了”。宝宝最亲的人是家里的长辈,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我家的情况是两边老人会“轮岗”,一边几个月这样,还是会有分离。

当然了,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所有更换过主要养育者的小孩都100%没有安全感,只是我恰好是高敏感,又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格外在意。

父母往往自己童年缺什么,就拼命想要给孩子什么。我自己在安全感和身体健康方面有欠缺,所以这就是我的执着。我知道“生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长大”,不过这目前只是一个我理性上认同的理论,现实是我自己内心也并不完全丰满,我必须得要去亲自经历,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同时疗愈自己缺失的部分,直到慢慢发现它也没那么可怕,才会越来越放松。

总之我不希望我的小孩跟我一样,总觉得自己没有家。我希望她难过、受伤的时候,能够知道家是她永远的依靠,爸爸妈妈是她坚强的后盾。无论什么年龄,无论遇到什么事,爸爸妈妈都是她最值得信赖的人。

我其实特别羡慕刘同学,对工作、孩子、未来人生都无比松弛的态度,不过现阶段,我也接纳自己就是这样。

当然了,也有很大可能,全权交给育儿嫂带,小孩也是内心安全感也是很足的。但前面说了,这是我的执着,让我完全放手=我认为“小孩以后会像我一样没安全感”,这比三年不让我睡整夜觉、事业发展减速更让我难受。

但是,100%靠我的话,以我的身体素质来说,估计没几天就倒下了。而且我又会想到那个我妈的前同事,会超级不开心。宝宝的身心健康很重要,妈妈的身心健康更重要。我得先照顾好自己,要是把我榨干,我撂挑子不干了,那就啥都没了。

总之就是,我家最终形成了工作日白天老人带为主、阿姨和我配合,每一餐都尽量母乳亲喂,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全天我俩自己带为主,这样的一个局面。


有了帮手,其实已经好非常多了,可是我还是很难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最大挑战是睡眠剥夺和注意力被切成碎片。

母乳亲喂意味着几乎每两小时一次,一次需要30-50min。宝宝几乎一整天都挂在我身上。而且我的崽还会吃“零奶”,意思就是她不一定按顿吃饭,有时候不到两小时,当谁都哄不好的时候就只能往我怀里一塞,她嘬几口就静音了。我们家有个记录她吃喝拉撒的本子,“喝奶”那一列,最多一天写过13行。每一行字背后,都意味着我的时间被切成碎片。

和橘长、还有一些其他月龄相近的宝妈们交流,以及之前月嫂的交代,我家崽看起来属于比较有个性的那种。除了喂养规律,我们目前还没完全摸清楚她的脾气。安安有一些自己的习惯,比如说她喝奶要分上下顿,中间得睡一个十几分钟小觉,醒来再接着喝奶。如果你以为她已经吃饱了,她会生气,那个小觉不哄睡,也会生气。有时候我们搞不清楚她想要干嘛,她会气得“嗷嗷嗷”来抗议。

现在“睡整夜觉”几乎成了我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崽每天晚上会醒2-6次,我只能祈愿她醒的是2次,这样我每次还能睡相对完整的3小时。最近几天,天亮前最后一次醒来之后,她不肯回到小床睡,哼哼唧唧地非要窝在我身边跟我贴贴,才肯睡最后一觉。我既感到被孩子依恋和信赖的幸福,又怕自己翻身压到她,只能闭目养神保持清醒。

长时间睡眠不足,白天的精力、注意力都会直接受到影响。现在白天有一点点时间,我也完全不想做需要用脑的事情,只想躺着。这对于一个以创意和灵感作为生产力的人来说,基本上“工作”就废了。

不是“一孕傻三年”,而是“谁带娃谁傻”。最近因为严重缺觉,我和刘同学记忆力都发生了严重退化。我最近被两位朋友吐槽“这个问题你昨天刚问过”,还引用了前一天的聊天记录。刘同学更是有好几次对发生过的事情毫无印象,还是我拿出了之前录的视频,他都惊呆了“天呐,要不是我出镜了,我完全不承认发生过”。


婆婆来了之后,“体力活”少了很多,而且多一个人轮班,我也能按时吃上热乎饭了。

虽然知道当妈妈以后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而且我已经算超级无敌幸运的了,有支持有帮手,刘同学是超负责任的爸爸,会自己上手带娃;双方父母帮忙还是走传统+科学育儿结合路线的,愿意学习新观点新方法,不是那种只有陈旧观念的老人。可我心里还是会觉得委屈。不是谁惹了我不开心,而是觉得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太多。有好多想联系、想见面的朋友们,又不敢去叨扰,怕他们对我关心太多,而我连抽一整块能够打电话聊聊的时间都少有。而且讲话真的很耗气,我现在话说多了还是会特别累。

并且,我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好,42天之后,我开始去上产康瑜伽课了,瑜伽老师的工作室离我家很近,每次上课就一小时,就这,出一趟门感觉一整天都累的废了。更别提自己独立拎着行李箱飞去另一个城市,吃吃喝喝好几场饭局又上课……

最近点亮我的一句话来自我妈,她跟我说,“在合适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在我小的时候,因为照顾我,她也在早期失去了一些晋升机会,但是她完全不care这件事。她说“那个时候肯定是孩子更重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后来我妈经历了98年国企下岗,去民营企业,考证,一步步做到技术专家……我妈是我心里“事业女性”的代言人,是我“女性独立”观念的启蒙老师和榜样,由她来讲这话真是太有说服力了。

去年在星辰班上课的时候,有个自己创业、有俩娃的女同学问过丁老师,“怎样平衡工作和家庭?”

当时老师的回复是:只能动态平衡,没有绝对平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是妄念。动态平衡就是“一会儿东风压倒西风,一会儿西风压倒东风。”比如孩子生病了,重心就放在孩子身上;公司项目在关键期,就分给事业注意力多一些;家里长辈有事,就先顾长辈多一些。想要不缺席孩子的每一分钟成长,凡事亲力亲为,还想要在事业上聚焦全部精力,这是妄念。


我妈的话和去年老师的话,让我内心安定了许多。我觉察到自己现在的焦灼感,很大程度是源于我“急于求成”的模式又再现了,短时间内“既要又要还要”。

内心的不安全感驱动我得赶紧找点“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事做,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搞事业的时间以后有的是,根本不急这一时。我的脑子和人脉都还在,只是暂时没有精力和体力调用它们。再说了急也没用,身体也没恢复好,不能身体刚刚恢复一点电量,又马上把它耗尽了。

按照我的理论知识和观念,0-3岁妈妈的陪伴会特别重要,其中0-6个月尤其重要。这个时候让我出去玩、让我去搞事业,我心里也不会踏实的。因为我这个阶段的内在权重就是“以孩子为先”,而且我家又以母乳喂养为主,我几乎脱不开身。加上身体恢复也需要时间,这个时候我去想“怎么恢复原来的生活节奏”“怎么尽快恢复事业”,简直是给自己找内耗。

我身边有好几个妈妈,都跟我提到过“半年”这个时间节点,就是生完之后6个月眼里只有孩子,生完娃半年之后激素回落差不多了,忽然有一天会“幡然醒悟”,朋友也约起来了,工作也渐渐恢复了。

我觉得吧,这个阶段我还是不要跟基因赋予我的母爱、大自然的力量抗衡了,就安静地享受这个“专心的只有妈妈一个角色的半年”。


我还有个担忧,毕竟开头那个阿姨的故事太冲击我了。我担心在家里待久了就会渐渐跟社会脱节,渐渐就变成那个阿姨了。刘同学表示“不用担心,根本不可能,你就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他还说,虽然我把每周写一篇公众号当兴趣爱好,有空了还会微信回回读者留言,但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已经属于“工作”了。而且从怀孕到现在的这一年,并不是“没有新的机会”,而是时常有老客户来找、有朋友想拉我看新项目,都被我以需要安心养胎为由拒绝了。公众号每天都有新加的商务合作,然后被我以“不接广告”为由拒绝了。

他说,“你现在就是身体好了,又没完全好(没有这疼那疼,但是很虚),心里已经开始对外面的世界跃跃欲试,基础硬件又不支持,然后只能在家气哼哼。等娃断了奶,身体好点了,你去找朋友们玩,很快就好起来了。”

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啊,那我继续躺平了。毕竟现在不管想做啥,都得靠身体这个硬件基础。我还是见缝插针多休息,恢复精神和身体的力量。

不过我最近已经在渐渐找回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提升自己的能量和稳定性了。因为我发现了每天有一个超级棒的做功课时间,就是喂奶的时候,一天下来能凑6小时碎片时间做诵读功课呢。每个月学经典的课也照常在进行,一周还能出去上2-3次瑜伽课,已经很不错了。唯一我比较在意的是,我之前每天能攒3小时打坐,现在挤一个小时都难,我得重新规划规划。

选择当妈妈是因为我想体验更丰富的人生,这不意味着我的世界里,从此孩子就是在自己主体性之上了。在我过往的所有关系中,最糟糕的就是“牺牲感”。若是做一件事会让我产生“牺牲感”,这件事一定不会长久。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很多变化和失控,每周都是我重新找规律、重新建立内部秩序的过程。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内在也在成长。这段经历有苦也有乐,多年之后回想起,一定也是一份特别美好的回忆呢。

那,我就顺其自然,专心体验每一个角色的当下~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他曾是北京副市长,爱上夜总会模特,长期挪用公款,60岁畏罪自杀

他曾是北京副市长,爱上夜总会模特,长期挪用公款,60岁畏罪自杀

历史茶坊
2025-11-05 17:43:04
东北将领五大憋屈之首:调离军队理由都没给,林总为何区别对待

东北将领五大憋屈之首:调离军队理由都没给,林总为何区别对待

有历史
2025-11-05 15:37:05
南非大选惊天逆转:腐败总统“王者归来”,30年执政神话破灭

南非大选惊天逆转:腐败总统“王者归来”,30年执政神话破灭

云上乌托邦
2025-11-04 17:15:48
卢浮宫监控系统密码竟然就是“louvre”(卢浮宫法语拼写)

卢浮宫监控系统密码竟然就是“louvre”(卢浮宫法语拼写)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5:46:15
欧盟公开指责中国 “冷酷无情”,称处决叛徒影响中欧互信,遭中国揭双重标准

欧盟公开指责中国 “冷酷无情”,称处决叛徒影响中欧互信,遭中国揭双重标准

暮光视界
2025-11-05 23:50:24
北京摔童案韩磊伏法前最后一小时:连抽两根烟,全身止不住地颤抖

北京摔童案韩磊伏法前最后一小时:连抽两根烟,全身止不住地颤抖

谈史论天地
2025-10-12 19:50:03
贵州茅台:拟以15亿至3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贵州茅台:拟以15亿至3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财联社
2025-11-05 21:00:37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4 21:11:14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蔡孝乾叛变之后,李克农还留了最后一张底牌,他是谁?结局如何?

蔡孝乾叛变之后,李克农还留了最后一张底牌,他是谁?结局如何?

凡人侃史
2025-11-05 11:20:09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全红婵复出夺冠仅2天,三大恶心情况发生了,爸爸全文茂很有格局

全红婵复出夺冠仅2天,三大恶心情况发生了,爸爸全文茂很有格局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5 14:39:00
南京那些改得很失败的地名

南京那些改得很失败的地名

黑哥讲现代史
2025-11-05 12:48:01
中国买家杀了个回马枪,订了20船巴西大豆!

中国买家杀了个回马枪,订了20船巴西大豆!

新农观点
2025-11-05 21:13:54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云舟史策
2025-10-10 07:25:35
全运会|1:2不敌浙江队,山东U20男足惊险晋级八强

全运会|1:2不敌浙江队,山东U20男足惊险晋级八强

齐鲁壹点
2025-11-05 22:37:14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刘达生出手,暖暖扳倒乔正君!王潇被小三甩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刘达生出手,暖暖扳倒乔正君!王潇被小三甩

君笙的拂兮
2025-11-06 00:55:30
轰21脚输0-1!4连败后62岁穆帅破防再喷裁判:丑陋纵容药厂不道德

轰21脚输0-1!4连败后62岁穆帅破防再喷裁判:丑陋纵容药厂不道德

我爱英超
2025-11-06 07:30:55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洞见
2025-11-04 21:50:08
2025-11-06 08:08:49
小猫倩倩 incentive-icons
小猫倩倩
专注学习方法论
192文章数 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开屏叭啦吧 | 长大以后干什么?每个孩子都是梦想家!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家居
健康
教育

《战地6》PC玩家改文件禁用跨平台:手柄辅助瞄准太狠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