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外媒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前几天刷到《日经新闻》的一个分析视频,一改往日嚣张气焰,日媒在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时,字幕上赫然写着——中国用十年完成了日本半个世纪的道路。
![]()
还记得小时候,如果谁家买了汽车,那肯定是整个院都要去围观的,而那时候,大部分都是日系汽车,比如丰田、本田等等。而中国汽车呢?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回顾全球汽车工业史,日本汽车产业曾有两个“几乎不可能被超越”的传奇,第一个就是丰田的混动技术,第二个就是本田的发动机技术。不止中国,这两项技术几乎是全球车企都争相模仿和学习的标杆。
![]()
很显然,这两项深不见底的技术壁垒,阻挡了中国汽车的发展。如果要走日本汽车的老路,就必须要向日本“买”技术,人家卖不卖还不一定,且有很大被技术卡脖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令人意外的是,中国没有选择这条看似简单的路,反而直接迎难而上,选择了另一条赛道。而这恰恰是中国汽车如今可以弯道超车的关键转折——跳过混动直接做纯电!
![]()
当丰田还在优化混动变速箱时,我们已经把电池成本打到了每度电不到600元。更让日本同行焦虑的是,从宁德时代的电池到比亚迪的IGBT芯片,整条产业链都在自家院子里完成,这才是最可怕的。
![]()
这还没完,除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已经实现了领先,中国高铁也世界闻名。不管是阿根廷、印尼还是埃及,最终都选择了中国高铁。虽然日本新干线也曾是亚洲基建的标杆,但现如今,更多的海外订单都流向了中国。原因就是,中国高铁更加细节。如果说日本新干线提供的是标准化产品的话,那么中国高铁交付的则更像是整个生态系统。
![]()
从勘探设计到运营培训,从融资方案到本地化用工,我们给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就像在埃及斋月十日城,中方团队连如何培养女司机这样细枝末节的考虑和计划,都写进了方案,这种无微不至的“交钥匙工程”,让“日本制造”的光环渐渐失色。
但最让日本震惊的,可能还是大疆无人机。在日本,从北海道的农田喷洒到九州岛的灾害勘察,超80%的作业无人机都印着DJI的logo。而且不夸张的说一句啊,就算日本想要找一款替代品,甚至连基本的竞品都没有。
![]()
回过头看,这些变化最动人的地方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定义强大。不是非要攻克7纳米才叫成功,把28纳米做到极致同样是胜利。不是只有航母下水才算突破,让新能源汽车开进千家万户也是壮举。
![]()
终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一句,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那些我们曾经仰望的标杆,如今正认真记录着我们的轨迹,中国也在各个领域中,逐渐成为别人所仰望的标杆,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