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买歼10后悔了?伊朗采购苏-35防空漏洞百出,老美挑火:上当了
“我们要得是能飞的战机,不是摆设!”伊朗军迷怒吼。
美《动力》网站近日发布一份引发高度关注的新报告,标题颇为尖锐——伊朗放弃歼-10C,拿下苏-35。然而,消息传出不到两天,德黑兰本土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热度飙升,“后悔”一词反复成为焦点。这笔交易的得失几何,一连串疑问弥漫在波斯湾地区上空。
这场冲突无情地暴露了伊朗脆弱性,其主力战机机队严重老化及防空体系存在缺陷,在面对以色列时显得难以形成有效抗衡。
对此,有网友锐评:“伊朗买苏35,是买一台飞机;买歼10C,是买一个未来。
![]()
01冲突惊醒“后悔”:歼-10C曾触手可及
讽刺的是,就在以伊冲突爆发前夕,伊朗媒体曾“宣布”其最终选择苏-35S,放弃歼-10C。空战的残酷现实,尤其是伊朗防空体系在应对以色列精确打击时暴露的脆弱性,让无数伊朗网民在社媒上痛心疾首:“如果当初选了歼-10C......”
以往刻板印象对我们的装备存有偏见,但此轮冲突的结果,凸显了先进装备对于提升伊朗实力的关键作用。若当初选择了歼-10C,伊朗本可组建起四至五个现代化战斗机中队,不至于在面对以色列时陷入“有空无防”的被动境地
尽管伊朗今年初正式确认向俄罗斯订购24架苏-35S战斗机,但该交易的交付周期被指异常漫长,引发了外界对其选择的质疑。苏-35S是否真是伊朗当下最优解?
![]()
与苏-35S交付前景不明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歼-10C战机。这款被西方冠以“战隼”称号的第四代半中型战机,在多个关键维度展现出相较于苏-35S的显著优势。而它曾是伊朗一度唾手可得却三度回绝的选项
伊朗在装备选择上的反复与困境,实则是中东诸多“受压制”的缩影。它们既渴望获得技术进步,又担忧被制裁扼住咽喉。最终往往陷入“左右观望”的境地,难以真正下定决心做出最优选择。
02 伊朗选择,歼-10C或远胜苏-35
歼-10C凭借卓越的战场态势感知与精准超视距打击能力,多次击败苏-35S,其优异性能获得国际关注及伊朗认可。当前,我们航空产能充沛,歼-10C面向国际市场,具备年产数十架的稳定交付能力。
![]()
歼-10CE在印巴实战中展现强大战力后,“中国制造”高技术装备全球关注度显著提升。这股热潮不仅局限于这一领域,更有效拉动了包括新能源、生物、消费电子在内的多个产业出口增长,形成了显著的“中国制造”出口效应。
![]()
专家评论指出,综合考量伊朗当前的实际需求与战力提升路径,引进苏-35所能带来的效益可能远逊于选择歼-10C。歼-10C代表的是融入先进作战体系的“系统性升级”,而苏-35则更偏向于单一平台的性能强化。
若伊朗意在实现整体力量结构的重塑与跃升,寻求一步到位的现代化方案,我国提供的包括先进战机在内的“系统化升级方案”或为更优解。
03 伊朗之憾,时过境迁
无论如何解读伊朗网民或美媒的言论,关于歼-10C的采购时机,对伊朗而言可谓机不可失。当初中方主动推介时,伊方反应相对冷淡,如今再谈引进歼-10C,现实可能性已然不大。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信任的缺失。尤其是在与以色列发生冲突后,伊朗对美以两国的立场显得犹豫不决,摇摆反复。面对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战略环境,中方显然也不可能全力推动歼-10C出口项目。
美媒此番看似“善意”的提醒,实则意在一箭双雕:既是对伊朗敲响警钟,也是给这一领域的一次警醒——国际市场的大门,永远只向最强者敞开
伊朗的“后悔”,买不到;但我国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