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枣阳:一座小城的辛亥革命史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击碎了腐朽的帝王制,革命的烈火从大城市燃烧蔓延,在距离武昌三百余里的鄂北重镇枣阳,一场由江湖豪杰、新军官兵与普通民众共同书写的光复大戏,也悄然拉开序幕。
这不仅是一场政权的更迭,更是觉醒民众反抗压迫、追求新生的壮丽悲歌。
![]()
辛亥革命前的枣阳,表面平静,内里却早已暗流汹涌。
清廷在此地的统治力量并不算强,仅有湖北新军的一个骑兵排和一支负责缉私的巡防马队,总计不过百余人。
真正让清廷感到不安的,是当时在枣阳城乡广泛流传的“江湖会”(红帮)组织。
这个以“兴汉灭满”为秘密宗旨的民间团体,早已渗透到城关、吴店、琚湾、鹿头等各大集镇。他们并非乌合之众,而是有着严密的组织和清晰的政治诉求。更关键的是,他们与武汉的革命党人马瑞堂、胡吉安等人保持着联系,甚至在驻枣清军内部也发展了自己的成员,比如那位日后扮演关键角色的骑兵排长周鸣歧。
![]()
毫不夸张的说,枣阳早已成为一颗埋在清王朝统治肌体上的“定时炸弹”,只等待点燃。
1911年10月下旬,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枣阳,一位名叫陈绍森的吴店籍前清军官回到了家乡。他曾在湖北新军骑兵营任职,并加入了江湖会。回到吴店后,他立刻联络当地江湖会头目刘宝庭,并争取到了西街“教师头”黄崇兴的支持。
没有枪炮,就用刀矛;没有军饷,就向商户劝募。
![]()
短短几天,一支由五六十名热血青壮年组成的义军就在吴店刘家祠堂秘密集结。他们每天在山陕会馆操练,暗地喊出了“响应武昌、光复枣阳"的口号。时机一旦成熟,立刻“揭竿而起”。
然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随时都可能掉脑袋。
吴店的大地主刘锡侯闻讯后,立刻联合当地士绅和天主堂神父,向县衙和襄阳道台告密。
十一月中旬,县衙派出以班头“王拐个子”为首的三十余名差役前往吴店镇压,把山陕会馆包围得水泄不通。
由于事发突然,王拐个子又带着“快枪”,缺乏战斗经验的义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好几个人接连倒在了血泊之中。
面对绝境,陈绍森挺身而出,身着清式军官服,挂着东洋刀高坐大堂,镇定地让众人打开大门,面对穷凶极恶的衙役,昂首高声宣称:“此事全由我一人承担,与众无关!”
![]()
这位英雄好汉被压到县衙,依然面不改色,痛斥腐朽的清廷,恼羞成怒的枣阳知县瞿长龄将他处以极刑,困死于站笼之中。
陈绍森的牺牲,是枣阳光复史上悲壮的一笔,但他的鲜血没有白流,不但没有吓到民众,反而彻底点燃了更多人心中的怒火。看清了清廷的残暴,也坚定了推翻旧世界的决心。
吴店起义虽暂时受挫,但革命的火种已然燎原。
仅仅一个月后,更大的风暴从老河口席卷而来。1911年11月28日,枣阳籍革命党人李秀昂、张国荃在老河口成功起义,处决了清军统领,组建了两千余人的义军,并迅速将目标对准了枣阳。
此时,驻守枣阳的清军内部已人心惶惶,各怀心思。
![]()
周鸣歧作为江湖会同党,立刻与各方力量联络,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清同盟:包括驻吴店的巡防营副哨官荣光耀、驻县城的巡防马队哨官周致勘,以及琚湾的江湖会首领琚体康。全部人马一百五十人左右,谋划动手时间。
1911年12月11日凌晨,琚体康率领五十余名手持刀矛的民众武装,与荣光耀的四十多名巡防营士兵同时抵达枣阳县城。他们如猛虎下山,直扑县衙,一举逮捕了知县瞿长龄,并将民愤极大的“王拐个子”就地正法。
城内的周鸣歧和周致勘则迅速安定民心,遍挂白旗,宣告枣阳光复。
至此,统治枣阳数百年的清王朝政权,在民众的合力一击下轰然倒塌。
枣阳光复了,但如何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才是更大的考验。
1912年1月,由枣阳籍革命党人高仲和率领的“北伐招讨先锋队”抵达枣阳。他们不仅要抵御清军残余势力的反扑,更要面对光复后混乱的社会秩序。
高仲和展现了一位革命者的铁腕与智慧。
![]()
他首先驱逐了前任留下的横征暴敛之徒,然后大刀阔斧地整编了名不副实的“炮兵团”和“骑兵营”,将其精简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军。
最令人拍手称快的是,高仲和顶住外国势力的巨大压力,果断处决了倚仗洋人势力、横行乡里、犯下强奸抢劫等二十余宗罪行的恶霸陈远山。
面对意大利神父的咆哮和外交施压,高仲和不为所动,将陈远山的累累罪证呈报南京临时政府。
最终,正义战胜了强权,此案得以圆满解决。
![]()
此举不仅大快人心,更极大地震慑了地方匪霸,使枣阳的社会秩序迅速走向安定。
枣阳的光复是大势所趋,但没有江湖会“兴汉灭满”理想的实践,没有像陈绍森、李秀昂、高仲和这样的仁人志士,是无法实现的。
这充分证明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远是由那些敢于挺身而出的英雄推动的。只有牺牲与奋斗,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与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