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春天,北京盲人福利会的一间小屋里,有个男人正摸着一本俄文盲文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手指磨得发红,却越摸越心焦这人就是黄乃,黄兴的儿子。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刚从精神病房出来的人,后来能让千万中国盲人“看见”文字。
![]()
从元帅遗孤到单眼抗日:命运专挑苦的来
黄乃的命,打出生就带着苦。
1917年深秋,他还没满月,父亲黄兴就走了。
黄兴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可没给家里留下多少钱,只留下本被摸得发毛的《三民主义三百问》。
母亲廖淡如只能靠典当旧衣服过活,却硬把他送进了长沙最好的小学。
![]()
你想想,小时候的黄乃得多喜欢读书?每天放学不回家,绕路蹲在书院街的旧书摊前,直到天黑才肯走。
本来以为日子能慢慢好起来,没成想16岁那年,一场意外来了。
1933年在南京中学的操场上,一只足球重重砸中他的右眼。
那时候没钱做手术,伤口感染,最后眼球只能摘掉。
![]()
母亲把黄兴的怀表塞到他手里说“你爸留下的只有骨气”。
换个人可能就放弃读书了,但黄乃不。
他把脸贴在书页上读,鼻尖都磨出了茧,还笑着跟老师说“一只眼也够用,只要心里亮”。
1935年,他还去了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旁听,白天上课,晚上偷偷刻印抗日传单。
![]()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黄乃因为“扰乱治安”被抓进了巢鸭监狱。
狱卒用蘸水的麻绳抽他,逼他供出同志,他愣是一声不吭。
在昏暗的牢房里,他把《共产党宣言》盲文版摸了三遍,还用磨尖的牙刷柄在肥皂上刻了八个字:“民族存亡,匹夫有责。”
搞不清那些狱卒怎么想的,以为能把他打服,结果反而更坚定了他的劲儿。
![]()
三次婚变+彻底失明:黑暗里摸出盲文路
1938年黄乃被救回国,去了延安。
在宝塔山下,他穿着打补丁的灰布军装,用一只左眼熬夜写《日本军部研究》。
这本小册子被毛泽东看到后,还笑着称他“日本通”。
本来想在延安能安稳点,没成想感情上的坎儿一个接一个。
1942年,他跟北平来的向明在抗大认识,后来结了婚。
![]()
可没过多久,向明被调去晋绥,两人只能靠书信联系。
1944年,向明来信说爱上别人了,要离婚。
黄乃把信纸揉成一团,半夜爬上清凉山,对着黄河拉了一夜二胡。
这事儿换谁都难受,更别说黄乃本来就只有一只眼。
1946年,经组织撮合,他跟在外交部工作的庄涛再婚。
![]()
北平解放前夕,庄涛生了儿子,可因为工作忙、日子穷,总把气撒在黄乃身上。
1949年冬天,下了场大雪,庄涛收拾行李,牵着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黄乃追出门,摔在雪地里,左眼被冰碴划伤,剩下的一点光也没了。
从此,他的世界彻底黑了。
1952年,他又结了一次婚,可女方怕受"三反"运动牵连,连夜就递了离婚申请。
![]()
三次被抛弃,黄乃彻底垮了,夜里梦游、幻听,白天喃喃自语,最后被诊断为心因性精神分裂,住进了北京安定医院。
本来想靠婚姻找个依靠,但后来发现,命运没给他这个机会,反而把他逼上了另一条路。
在医院待了一阵,1953年病情稍缓,他被接到盲人福利会。
也就是在这,他发现中国盲人没有自己的盲文,都靠进口的“纽约盲文”,汉语的声调、同音字根本没法表示。
![]()
全国那么多盲人,大多是文盲,像他一样在黑暗里孤独活着。
“我要创制一套中国人的盲文”,他在日记里用盲文写下这句话。
很显然,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真的想帮跟自己一样的人。
遇安琳+推盲文:让千万盲人"看见"世界
说干就干,黄乃每月有30块生活费,拿出20块买旧铜板、铅字、铁笔,剩下的钱全买牛皮纸。
没有老师,他就把俄文、英文、纽约盲文的资料一页页摸完,手指磨出血,用盐水泡一泡接着摸;没有实验室,他就把单人床改成工作台,半夜从床上摔下来,额头缝了七针,第二天接着打孔。
![]()
朋友们笑他“疯子”,他回敬“疯子总比瞎子强”。
1954年到1960年,他改了六次稿子,最后确定用"双拼"声母、韵母各用一方盲符,再加调号表示四声。
1972年,55岁的黄乃被送到湖北沙洋干校养猪。
一个雨后的黄昏,女播音员安琳来采访“老病号”|,推门就看见瘦得脱形的黄乃蹲在猪圈边,用盲文板在膝盖上刻字,还哼着《国际歌》。
安琳当场就哭了。
![]()
回京后,她每周给黄乃寄两封信,一封用墨水写,一封用盲文戳。
她陪他跑出版局、教育部,为盲文出版争取经费,还把自家小屋腾出半间当工作室。
1978年,两人结婚,婚礼上黄乃摸索着把一枚铜质盲文板塞进安琳手里:“我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个。”
安琳含泪收下:“你给了千万盲人世界,也给了我。”
1980年,《汉语双拼盲文方案》被五部委联合发文推广。
![]()
之后十年,他带领团队编了260种盲文教材,累计1.2亿页,差不多是把《四库全书》重印三遍。
全国的盲校从4所增加到82所,好多盲人通过盲文考上中专、大学,还有人留学海外。
1987年北京图书馆开盲文阅览室,黄乃抚摸着第一本盲文藏书,哽咽着说:“中国盲人能看书,我死也闭眼。”
1991年,国务院授予他"有特殊贡献专家",他成了中国首位获此荣誉的残疾人。
![]()
2000年,他当选中国残联副主席,推动《残疾人保障法》把盲文出版列为国家义务。
2004年1月30日,黄乃因心衰去世,享年87岁。
安琳整理遗物时,发现床头小盒里整整齐齐码着12枚磨秃的盲文针,像一排微型蜡烛。
黄乃这辈子没享过多少福,却用自己的苦难,给千万盲人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一直记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