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今年的公历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三,我们将迎来秋季里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
![]()
霜降,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0月23-24日交接。此时,太阳的位置到达黄经210°,天气变冷,开始出现霜和雪了,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在《逸周书·时训解》中有记载说:“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古人把霜降节气的这15天,分为三候,每候为5天,用来更加准确的描述节气特点。
意思是说,霜降过后,豺狼开始忙着大量捕猎,把猎物摆得像在“祭祀”一样。再过五天,草木就会枯黄落叶。又过五天,地下的小虫都钻进洞里冬眠,一动不动地伏着。
简单来说,就是霜降一到,天气变冷,动物忙着准备过冬,植物叶子掉光,小虫子也开始冬眠了。

总之,物候是古代的“自然日历”。古代人们看到树叶变黄、小虫子在洞里耷拉着脑袋不动不食,就知道该抓紧收割剩余庄稼、播种冬小麦或给果树防寒了。
霜降节气当天不一定会将霜,从秋季出现初霜到次年冬末春初的终霜,这一段时期称为霜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霜期差异很大。不过,对于我国东北来说,霜降节气之前就可能已经下雪了!
![]()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将物候知识浓缩成农谚和歌谣,代代相传,成为指导日常生活和判断天气走势以及收成的实用智慧。
霜降到了,在旧时民间有“霜降晴,遍地坟”的讲法?什么意思呢?霜降当天晴天、下雨有啥预兆呢?下面来早了解一下,提前做好准备!
![]()
“霜降晴,遍地坟”,这句农谚里面说的“遍地坟”指的是粮食受恶劣天气影响,出现减产,导致出现人们饥荒,生活困难。
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总结出,如果当年的霜降这天是个晴天的话,往往预示着后续的天气可能也将以晴朗的天气为主,这样一来,往往预示着当年的冬天可能偏暖,是个暖冬。同时,也预示着来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概率比较大。
像农谚“霜降晴天,倒春寒;霜降有雨,春不寒”、“霜降晴,三冬暖;霜降阴,三冬冷”等表达就是这个意思。
![]()
来年春天一旦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对于农作物的返青生长和早春种植的作物危害都是比较大的。例如,春天突遇低温天气,可能会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还可能会造成春季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等情况。
另外,霜降时节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小麦已经播种完了,正是需要雨水促进生长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干旱少雨,影响出苗,无法在越冬前形成壮苗,抗冻抗寒能力下降,来年突遇倒春寒,就容易出现冻害,导致减产。
因此,有了“霜降晴,遍地坟”这样夸张比喻的说法。
![]()
那么,霜降节气当天晴天、下雨有哪些预兆呢?下面分享几句农谚留给大家作为参考!
1、霜降晴天,冬不冷;
2、霜降无雨,暖到立冬;
3、霜降日晴,冬雪少;
4、霜降见霜,米烂陈仓(晴好天气下霜);
5、霜降无雨,一冬晴;

6、霜降天晴,雪在冬后;
7、霜降晴,风雪少;霜降雨,风雪多 ;
8、霜降有风,晴到立冬;
9、霜降日头笑,一冬干巴巴;
10、霜降天晴,冬衣可缓行;
11、霜降不下霜,大雪满冬场(指晴天无霜) ;
12、霜降晴,来年雨水匀;
13、霜降天暖,冬冷迟;
14、霜降有霜,来年丰收;
15、霜降北风晴,霜降南风雨;
16、霜降下雨连阴雨;
17、霜降有雨,开春雨水多;
18、霜降落雨,冬冷早;

19、霜降下雨,冬雪堵门;
20、霜降一场雨,一冬水满塘;
21、霜降有雨,防春寒;
22、霜降雨,饿死鼠(预示来年歉收);
23、霜降南风毛毛雨,霜降北风晴到底;
24、霜降日下雨,春季雨水足;
25、霜降有雨,蓑衣斗笠不离身。
需要注意的是,农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即便是同样的天气,每个地方的预测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甚至还可能相反。所以,我们笼统的作为参考即可,要想更加准确的判断,还是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来综合参考。
霜降到了,我们哈尔滨这边多以晴天为主,您那边的天气情况是个什么样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