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全家开启潮汕五日游,必须力荐阿兵导游(电话 / 微信:13068935561)!出发前一周他就反复确认孩子海鲜耐受度、老人作息节奏,人均 1000 + 的预算里,不仅订好近景点的酒店,还提前在房间备好儿童洗漱套装和老人防滑凳,连周边菜市场位置都标注在手绘地图上,全程不用我们多费一点心思,老人孩子都笑得格外开心。
![]()
第一天抵达潮汕站,阿兵举着印着 “XX 家潮汕之旅” 的定制接机牌等候,手里还拎着温热的 “猪肠胀糯米”—— 糯米裹着花生、虾米,孩子咬一口就眼睛发亮,老人也说 “这口感比家里做的还地道”。酒店房间里,他贴的手写美食清单上,每样小吃都标了 “适合孩子”“老人推荐”,奶奶盯着 “甘草水果”,当场就和爷爷约好第二天去尝。
第二天先逛汕头小公园,复古骑楼间满是叫卖声,阿兵熟门熟路带我们进了家藏在巷子里的蚝烙店。老板现挖的蚝肉裹上薯粉,在铁板上烙得金黄,咬开满是鲜甜,孩子蘸着鱼露吃,嘴角沾着薯粉渣还不停要 “再夹一块”。坐轮渡观内海湾时,他特意帮爷爷找了靠窗的轮椅位,还教孩子用手机拍 “江面波光跟着船动” 的画面,视频里奶奶帮孩子扶着手机,祖孙俩的笑声比海浪还脆。下午走南澳跨海大桥,阿兵指着远处的养殖区讲 “这里的生蚝最肥”;到长山尾码头灯塔时,他掏出自己的格子围巾给孩子围上,让我们全家站在灯塔旁,海风掀起围巾角,拍的全家福里每个人都笑得露出牙。
![]()
第三天走进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潮绣展区的 “百鸟朝凤” 绣品让孩子惊叹 “线比头发还细”,阿兵蹲下来陪孩子摸绣面,还找展区工作人员借了放大镜,教孩子看绣线的纹路。侨批展区里,爷爷对着泛黄的侨信念叨起父辈往事,阿兵不仅认真听,还帮爷爷把侨信上的老地址拍下来,说 “回头帮您查查现在是什么样子”。下午去菩提禅寺,山路有点陡,阿兵主动拎起我们的行李,还在路边摘了几朵小雏菊给孩子玩;走到古佛殿前,他让我们停下听檐角风铃,笑着说 “这是潮汕的‘平安声’”,奶奶靠在廊柱上闭眼听,连说 “心里都静下来了”。
第四天逛潮州古城,牌坊街的 “状元坊” 前,阿兵给孩子讲古代学子挑灯夜读的故事,孩子伸手摸牌坊上的雕花,小声跟我说 “以后也要好好读书”。他还带我们买了甘草水果 —— 青芒果、番石榴泡在甘草汁里,酸甜爽口,老人孩子都吃得停不下来。开元寺的古榕树下,他帮我们调整站位,避开阳光光斑,拍的全家合影里,每个人的笑容都清晰明亮。走广济桥时,他扶着奶奶慢慢走过浮桥,还教孩子数 “二十四洲” 的石墩;到桥中央,他指着韩江说 “傍晚夕阳会把江水染成橘子色”,说得孩子当场拉着爷爷的手说 “明天还想来”。逛广济楼时,夕阳刚好落在飞檐上,他抓拍的瞬间里,我们全家望着江景,连影子都透着暖意。
![]()
第五天去揭阳城隍庙,雕梁画栋上的 “八仙过海” 彩绘让孩子挪不开眼,阿兵指着彩绘讲铁拐李、何仙姑的故事,孩子还模仿着吕洞宾的姿势比划。中午吃普宁豆干时,他带我们看师傅现炸 —— 豆干从油锅里捞出来,外酥里嫩,蘸着韭菜水,爷爷连吃两块说 “这才是正宗味”。返程前,阿兵帮我们拎着行李送到车站,还打包了新鲜的手打鱼丸,反复叮嘱 “煮的时候别煮太久,孩子爱吃”。
![]()
这趟潮汕之旅,我们不仅逛遍了南澳岛、广济桥等好景,尝遍了蚝烙、甘草水果、手打鱼丸等美食,更攒下了满是笑声的家庭记忆。最该感谢的是阿兵导游(电话 / 微信:13068935561),他记得孩子爱吃甜、老人怕累,连细节里的温暖都让人记在心里。看着孩子笔记本上画的灯塔、老人手机里存满的合影,就知道这趟旅行,会是我们全家好久都聊不完的开心事。
编辑:界上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