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年秋色最深处
岁岁霜降如期至
今天11时51分
孝感迎来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

暮秋已至,新冬欲来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此时节天气逐渐变冷
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
就要到了
![]()
![]()
First Frost
中国 · 传统节气
霜降并非指“降霜”,而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标志。此时节,太阳到达黄经210度,天气逐渐转冷,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民间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
![]()
气温一下降
秋天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
孝感好天气延续
喜提一波
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
近期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一定一定一定
要及时调整衣物
霜降这样吃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
霜降如何进补更科学?
这些食物吃起来
柿子
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食用期。柿子被誉为“果中圣品”,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消炎镇痛、止咳平喘、促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缓解慢性腹泻等功效。
吃柿子要注意这三点
柿子不宜和螃蟹一起吃:
柿子和螃蟹都是性寒的食物,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
空腹不宜吃柿子:
空腹吃柿子,容易形成胃结石,这点一定要注意。
这些人群不宜吃柿子:
脾胃虚寒、痰湿内盛的人,以及外感风寒、肠胃消化不良的人,都不适合吃柿子。
板栗
板栗性温味甘,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熟吃栗子还能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此外,专家表示,吃板栗能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
花生
花生素有“长生果”的美誉,能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
白色食物
秋冬季要格外注意养肺,像银耳、百合、藕、山药、梨等白色食物,都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
霜降养生提示
霜降节气
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
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
以及体质虚弱之人
要着重护好头、脚和肚脐三处
肚脐
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头部
头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这个地方如果受寒,体内阳气会大量散失,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四肢不温的人以及易感风寒的人来说,尤其危险。
脚部
人体脚部分布着6条重要经脉,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霜降有“三防”
NO.01
防秋寒
霜降时,阳气由收到藏,不适合再“秋冻”了,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老年人如果患有“老寒腿”,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一些年轻人为了时尚而露出脚踝,也有可能导致“老寒腿”。
霜降时节,要保护好脚踝、膝关节等,把袜子和秋裤穿起来,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保暖。
NO.02
防秋郁
霜降过后,草木枯萎,落叶缤纷,万物萧瑟。这种肃杀的景象容易让人患得患失,甚至情绪低落、抑郁。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情感障碍。所以,在霜降时节,要及时关注并调整情绪,注意防秋郁。
NO.03
防秋燥
霜降是秋天的尾巴,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更加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燥邪耗伤津液导致的。
霜降节气,天地霜华尽染
秋景缓缓谢幕,凛冬徐徐登场
何不抓住秋天的尾巴
共赏万里秋色
愿我们都能在一轮丰收之后
积蓄力量,从容向前
迈向下一段更精彩的旅程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