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
![]()
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九
三
![]()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
![]()
历史渊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
![]()
![]()
今日是霜降
![]()
![]()
物候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频繁捕猎,会将捕获的猎物整齐陈列,看似“祭祀”,实则是为漫长寒冬储备口粮;
二候草木黄落:气温持续走低,树木花草的叶片失去养分支撑,纷纷枯黄脱落,大地逐渐换上深浅不一的“大地色系”;
三候蛰虫咸俯:蛰伏的昆虫会钻进洞穴深处,蜷缩身体停止活动,以休眠状态减少能量消耗,静静等待来年春天的召唤。
![]()
![]()
饮食养生
天气将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
![]()
![]()
秋高气爽秋风凉
十月寒露与霜降
“霜降三防”要做好
一防秋燥
二防受凉
三防抑郁
![]()
“外御寒、内清热”
气候干燥易引发口干、咽痛、皮肤干裂,日常可多吃梨、银耳、百合等润燥食材,也别忘了少量多次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外出时记得随身携带薄外套,重点护住颈部、腹部、膝盖等易受凉部位,避免因温差骤变引发感冒或关节不适;秋末光照减少,部分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的“悲秋”心理,不妨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散散步,或约朋友小聚聊天,用积极的方式驱散低落情绪。
![]()
主 编:陶庆波
副主编:赵月军
编 辑:彭万佳
审 核:卢天妃
图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