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刚放出来的第三季度成绩,直接超出了华尔街那帮分析师的预期。
哪怕饮料卖得比之前贵了,大家该买还是买,一点没受涨价影响。
总部在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这次不光是销售额好看,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也比大家预想的好,算是给市场交了份不错的答卷。
现在超市里饮料区的竞争真挺激烈的,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各种牌子的汽水、果汁、水挤在一起。
![]()
而且大家生活成本也高,买东西都会多对比几句,可口可乐居然还敢涨价,涨价后销量没掉反而涨了,这品牌号召力是真有点东西。
不光是销量,他们家股价也给面子,周二那一天就一度涨了4个点,今年到现在也涨了快10个点,就是比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少涨了点,但在饮料行业里已经算很能打的了。
光靠涨价肯定撑不起这么好的业绩,可口可乐还有个小窍门小瓶装、小罐装的饮料。
现在好多人都不爱买大瓶的了,一是喝不完容易坏,二是揣包里不方便,小包装刚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
我之前还以为小包装只是给怕胖的人准备的,后来发现不少上班族也爱买,早上顺手拿一罐放包里,上午饿了渴了就能喝,这步棋走得挺准。
而且不只是国内,国外不少地方也靠小包装和其他产品卖得好,像中亚、北非、巴西还有英国,这些地方的销量加起来,让整体的货箱出货量涨了1个点,虽说不多,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无糖饮料成“香饽饽”,零度可乐卖得飞起
现在大家买饮料,第一反应大多是“有没有无糖的”,可口可乐早就摸透了这个心思。
![]()
他们家早就不盯着传统的甜汽水了,而是把产品线扩开,无糖汽水、运动饮料、矿泉水这些都做,刚好接住了大家对健康的需求。
这里面卖得最火的就得数零度可乐了,这次Q3销量涨得特别猛。
可口可乐的CFO约翰・墨菲也说,现在人越来越想过健康、平衡的生活,零度可乐、健怡可乐这些刚好符合这个需求。
毫无疑问,要是可口可乐还死守着以前的高热量汽水,不搞无糖系列,估计现在业绩就得打折扣。
![]()
毕竟现在超市里的无糖饮料牌子越来越多,你不做,别人就会抢了你的市场。
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以前爱喝经典款可乐,现在都换成零度了,说喝着没那么大负担。
而且不光是年轻人,不少中年人也开始喝无糖的,怕血糖高。
这么看,可口可乐把宝押在无糖饮料上,确实是选对了方向。
![]()
从无糖饮料再说到可口可乐的新计划,他们准备出一款用美国蔗糖做的玻璃瓶装可乐。
本来想直接大面积推,但后来发现美国蔗糖供应没那么多,只能慢慢分阶段来,不敢一下子铺太开。
大家可能不知道,墨西哥版的可口可乐早就用蔗糖了,还不是塑料瓶,是玻璃瓶,在美国卖得还挺好。
不少美国人就喜欢那个味儿,说比用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可乐喝着更纯,还有玻璃瓶装的怀旧感,算是圈了一波固定粉丝。
![]()
可口可乐这次想复制这个成功,也能理解,毕竟有现成的例子在那儿摆着。
而且这背后还有个小争议,之前可口可乐在美国一直用高果糖玉米糖浆,主要是因为比蔗糖便宜。
但后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小罗伯特・F・肯尼迪Jr.站出来说,超加工食品里经常加这个,可能是导致美国人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这次换蔗糖做新品,说不定也是想回应下这个争议,顺便吸引一波喜欢传统口味的人,一举两得。
![]()
卖瓶装业务、押注非洲,可口可乐在算“长远账”
除了产品层面,可口可乐最近在业务布局上也有大动作。
全球最大的可口可乐瓶装公司之一,花了差不多26亿美元收购了非洲一家同行的控股权,准备搞个非洲的瓶装巨头。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可口可乐还卖了印度瓶装业务的部分股份,明显是想慢慢退出瓶装这块儿。
![]()
如此看来,可口可乐是想把精力放在做品牌、搞研发上,把生产瓶装这种重活儿交给别人。
毕竟做瓶装需要建工厂、囤设备,投入大还麻烦,交给专门的公司做,自己能少花点钱在固定资产上,现金流也能更灵活。
而且非洲市场现在潜力不小,软饮销量涨得快,这次收购刚好能帮可口可乐把非洲的渠道扎得更稳,为以后的增长铺路。
不过也不是没挑战,比如蔗糖价格最近涨了不少,要是一直涨,新品的成本就得上去,到时候是涨价还是自己扛成本,都是问题。
![]()
还有百事可乐,在无糖领域也在发力,他们家无糖百事最近销量也涨得不错,对可口可乐来说,算是多了个强劲的对手。
但可口可乐好像一点不慌,还敢说今年全年每股的可比收益能涨3%左右。
搞不清的是,明明知道有这些压力,他们还这么有信心,可能是早想好应对办法了。
比如跟蔗糖供应商签长期合同,把价格定死,避免后续涨价;还准备出带维生素的零度可乐,搞点不一样的,跟百事错开竞争。
![]()
其实可口可乐这次Q3业绩好,不是运气好,是刚好踩对了几个点:定价调得合适,没让大家觉得贵得离谱;又早早做了无糖饮料,接住了健康需求;还抓住了小包装和国外市场的机会,甚至在业务上做了调整,为长远打算。
对其他饮料公司来说,这算是个参考,现在消费者需求变得快,不跟着变肯定不行。
![]()
不过接下来可口可乐能不能一直稳,还得看后续。
新品能不能留住人,成本能不能控制住,怎么应对百事的竞争,这些都是要琢磨的事。
但至少从这次Q3的成绩来看,他们现在走的方向没大问题,后续就看执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