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病妻子被送回娘家,4年维权拿回“救命钱”
以法为名,女人不是弱者!
“拿到这笔钱,女儿的后续治疗总算有了着落!”近日,祁东县周某的父亲紧紧攥着法院判决书,声音里满是卸下重担的感慨。这份薄薄的法律文书背后,不仅是多重残疾妇女周某讨回的夫妻扶养权,更是祁东县法律援助中心用专业与效率,为弱势群体守住生存底线的温暖实践。
2015年,周某与邓某某在祁东县登记结婚,婚后一同赴广东务工。2021年,周某突发重病,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写。
“女婿把人送回娘家时,她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了。”周某父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难掩心疼。经专业鉴定,周某被确诊为肢体一级残疾、智力四级残疾,属于多重残疾,余生需要专人护理。更让老人寒心的是,邓某某将妻子送回后,便彻底断了联系,对周某不闻不问。
4年间,周某的治疗费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这个本就靠低保度日的家庭喘不过气。为了治病,家里早已负债累累。
今年5月,走投无路的周父带着最后希望,来到祁东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女儿申请法律援助。他要替女儿向邓某某索要应尽的扶养费、医疗费,并主张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了解情况后,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立刻行动:现场核查周某的残疾证、低保证明与医疗票据,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申请审核与受理。考虑到案件涉及多重残疾妇女权益,且治疗费用急需解决,中心当即指派有着多年婚姻家庭纠纷处理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樊毛罗、王伟承办此案,尽快为周某争取权益。
“维权第一步,必须把证据链扎紧。”承办人王伟说。接手案件后,两人第一时间指导周父梳理材料,从2021年至今的每一张医疗票据、医保报销记录,以及村委会出具的照料证明,再到周某的残疾鉴定报告,每一份都逐一核对、整理归档。为让证据更有说服力,他们还主动陪同周父走访当年护送周某回家的同乡,补充了关键的证人证言,让案件事实更清晰、更扎实。
7月2日,祁东县归阳法律服务所专门组织全体法律工作者召开案件研讨会,重点围绕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的可行性展开研判。前者能防止邓某某转移财产,后者则能让周某尽快拿到救命钱,缓解燃眉之急。
高效的研判很快转化为行动。
7月3日,樊毛罗、王伟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成功冻结邓某某名下银行存款;7月7日,两人再次提交先予执行申请,请求法院裁定邓某某先行支付医疗费。
法律的速度与温度在此刻显现力量。法院迅速响应,很快作出裁定,要求邓某某在3日内先行支付医疗费19724元,解了周某的治疗之急。
9月24日,好消息再次传来。祁东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邓某某需一次性支付周某2025年7月1日至2028年6月30日的扶养费43200元,此后每月还需支付1200元,直至周某能独立生活;同时,邓某某需支付周某剩余医疗费13886元。
来源:湖南法治报(文/全媒体记者 罗霞 通迅员 何伽)
一审:刘双昀
二审:陈佳婧
三审:戴志杰
![]()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推文全凭缘分
拜托大家将湖南法治报“设为星标”
让我们的缘分更深一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