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5年10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中式肉类菜肴制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食品伙伴网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期中式菜肴工业化加工技术研修班”在首都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院内如约开班,来自浙江耕盛堂、铁骑力士、得利斯食品等近五十名学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年10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中式肉类菜肴制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食品伙伴网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期中式菜肴工业化加工技术研修班”在首都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院内如约开班,来自浙江耕盛堂、铁骑力士、得利斯食品等近五十名学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
本次培训依托农科院加工所“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的强大研发实力,带来“三转一保”技术体系(厨艺转工艺、厨师转工人、厨房转工厂、传统品质保持),更力邀多位行业一线技术总监、研发负责人,现场分享可直接落地应用的工艺参数与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主题包括中式菜肴工业化加工产品原料选用与预处理、风味体系设计、关键加工工艺、防腐延保技术、风味保持、合规体系、包装设计、锁鲜技术、感官评价等内容。
研修班第一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院“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张春晖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韩东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工程师 陈旭华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张兴老师、至灿丰厨(重庆)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但晓容老师为学员们做精彩的知识分享。
理论培训
Part.01
创新驱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春晖研究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预制菜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益海嘉里央厨研究院院长。
先后主持国家14.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技术成果在国内外50余家大型企业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10月22日上午,张春晖老师以预制菜的前世今生、预制菜当下:构建“三转一保”技术体系以及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思考三部分为线索,梳理了国内外预制菜肴发展现状、趋势分析以及科技创新案例。张老师的精彩分享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和热烈反馈。
Part.02
实验室与中式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韩东博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科研骨干,农科院“青年创新专项”入选者,加工所“珠峰计划”科研英才,主要从事中式肉制品、肉类菜肴传统工艺挖掘以及其特色风味保持与调控等相关研究。技术成果先后在益海嘉里、铁骑力士、西贝、卤江南等企业转化应用。
韩东老师从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式菜肴加工车间安全生产管理两个方面展开对车间卫生管理、设备操作与维护、原材料安全管理、生产操作规范以及安全风险防控细致精彩的分享。
Part.03
产品原料的选用与预处理技术
陈旭华老师是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与设备创新团队的研发工程师。有多年肉制品、调味品、中餐应用开发经验,20多年的研发生产经验以及工业化转化经验。对中餐标准化、肉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有深入研究。曾任西贝、卤江南、荣信、鑫花溪等多家餐饮/食品公司的技术顾问,目前已独立及合作完成10余家肉制品及中餐工厂的设计,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
本次课程,陈旭华老师主要分享了预制菜的常见肉类、蔬菜、调料、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预制菜的加工、包装、速冻工艺与设备等。
Part.04
中式菜肴的风味体系设计与标准化
张兴老师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就职于好丽友食品有限公司(中国)研发中心,与国际知名香料香精供应商(奇华顿,IFF、凯爱瑞, 德之馨等)紧密合作,负责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包括:呀!土豆,好多鱼, 薯愿等知名畅销产品。硕士课题主要研究中式菜肴调理香精和调味料(蛋白酶水解,美拉德反应);博士课题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复合生物技术方法,实现对鸡骨架等畜禽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从而将其作为潜在的高附加值调味料和功能性食品。已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5 篇;已申请专利 1项。
张兴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中式调味品的基本概况与分类,讲解了食品调味料的香气化学、滋味化学、调配原理以及感官评定方法。
Part.05
复合调味品风味稳定性的系统化控制
至灿丰厨(重庆)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但晓容老师深耕食品行业至今16余年,曾于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味魔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四川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等分管研发、质量等;此外,参与了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火锅底料》、《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酸菜类调料》等标准起草,发表多篇食品专业论文,主导十余项发明专利。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调味品协会团标委委员、四川大学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国家注册中级质量工程师、四川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专家智库成员、四川省川菜对外交流促进会川调专业委员会川调研发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
此次培训班,但晓容老师主要从复合调味品的风味脆弱成因、构建复合调味料稳固的四道防线、构建风味稳定性的系统工程三方面展开精彩讲解。
加工所参观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李侠老师与副研究员韩东老师等的带领和细致讲解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中式菜肴实验大楼以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质量检测测试中心(北京)。
通过实地观摩与讲解,学员们对物性分析、质谱分析、气相色谱及感官分析等仪器的原理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中式菜肴实验大楼内,讲解老师为学员们重点介绍了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的研发成果,并引导大家参观了实验室、核磁质谱室和数字装备中心等关键研发平台。
明后两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工程师 陈旭华老师、益海嘉里金龙鱼丰厨 李红飞老师、食品伙伴网 研发创新事业部副总经理 栾彦路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 贾伟老师、食品伙伴网高级咨询顾问 武凤玲老师、食品伙伴网国际标法咨询顾问 王超老师、希悦尔大中华区流体与餐饮包装开发经理 郭久峰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 李侠老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 韩东老师等将继续结合理论与实操,为学员们带来干货满满的课程,敬请关注!
日期:2025-1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