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传统的 “知识灌输” 早已跟不上现实需求 —— 现在的人才,更需要会 “解决问题”。面对这一教育需求,北京爱迪国际学校以项目式学习(PBL)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搭建起一个用 “真实问题” 驱动的创新力生态,帮学生提前对接未来的教育路径。
![]()
一、从“记住知识”到“运用知识”:PBL重塑学习本质
“我们不再问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问‘如何运用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学校通过系统化、课程化的PBL项目设计,将学习场景从封闭的教室延伸至真实的社会与产业环境中,推动学生在探索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与意义的生成。
在爱迪,PBL不是简单的跨学科叠加,而是思维的重构与融合。以“香遇美好”项目为例,G12年级的学生在商科与理科的深度融合中,完成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的全流程实践。商科学生运用品牌战略、消费者行为理论与PESTEL分析框架,制定营销方案;理科学生则严格遵循科学实验规范,完成产品制备与实验报告。项目最终以品牌展销会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创意演讲、广告海报、宣传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成果,并评选出“最佳跨学科融合奖”“营销创意突破奖”等专项奖项。
![]()
这种以真实问题为锚点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更使他们在协作中成长为具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师角色转型: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架构师
在PBL推进过程中,爱迪学校的教师角色也发生了深刻转变。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是学习环境的架构者、认知发展的引导者与跨学科合作的推动者。教与学创新中心(TLI)总监Russell Hazard博士指出:“我们之所以选择以PBL的方式呈现,是因为有些知识不应只是停留在浅层的“习得”,而是要通过“实践”实现深度理解和掌握。”
在刘丽校长的前瞻性引领下,教与学创新中心与初中部协同构建了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PBL课程体系,并于2024年11月正式实施。该课程以新加坡“数商(DQ)框架”为理论基础,聚焦数字生存语境中的认知演进、伦理判断与技术实践三大维度,致力于培养兼具信息意识、技术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的未来公民。
![]()
三、定制未来:多元课程体系与全球升学通道
作为一所拥有24年办学历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爱迪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课程选择与全球升学通道。学校设有澳洲高中(WACE)、英国高中(IGCSE/A-Level)、美国高中(AP)、艺术高中(BTEC)、香港高中(HKDSE)、双语高中(BHS)以及国际十二年级(G12/GA12)等七大学部,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K-12全学段。
学生在校即可参加各类国际考试,并获得相应的国际课程证书。截至目前,爱迪学校已培养超过13000名毕业生,他们遍布世界各地的顶尖高校,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等,展现出卓越的国际竞争力。
![]()
四、全人发展:艺术、体育与心理教育
除了学术课程,爱迪还建立了完善的艺术、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艺术中心提供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两大类课程,拥有专业的录音棚、琴房、舞蹈厅、戏剧工坊等设施,并定期举办音乐会、画展、毕业演唱会等展示活动。
体育中心依托7万平方米户外场地与6千平方米室内空间,开设28项运动项目,构建起以“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为理念的K-12体育教育体系。
学生心理中心则通过正向心理学课程、心理测评与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心态与健全人格,成为具有领导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全球公民。
![]()
在北京爱迪学校,课堂没有围墙,学习没有边界。在这个以创新为引擎的教育生态中,每一位学生都被视为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潜能被激发,他们的路径被定制,他们的未来被点亮。北京爱迪国际学校,正以PBL为支点,撬动教育的深层变革,构建一个没有围墙的课堂,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