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在新疆首次发现新品种鳌虾,当地人却说20年前就有了!

0
分享至

信息来源于乌鲁木齐晚报、《水生态学杂志》、人民网。

专家在新疆首次发现新品种鳌虾

额河鳌虾,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过,但是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阿勒泰哈巴河县老百姓来着,这就是非常一种形似小龙虾的物种,在禁渔之前真的就是家常菜而已!对它们的捕捞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年前,总之就是没啥稀奇的!



然而这么常见的物种,却在2023年8月份由《乌鲁木齐晚报》发布的一则新闻上被认定为是该流域首次记录的新品种鳌虾,填补了我国自然河流鳌虾分布空白,并且正式中文学名被叫成了“格鲁西东欧鳌虾”。



2023年5月,新疆农业大学的副教授李斌及其团队正在阿勒泰进行冷水渔业的调研工作,他们偶然从当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当地老百姓的口中得知了一种“比小龙虾大的长钳子的虾”的存在。根据这个描述,似乎这是某种河流鳌虾啊!要知道我国一直都没有原生的河流鳌虾被记录,这算是大发现了!



于是团队转变工作重心,马上跟随着老百姓的引导去抓这个物种,很快就逮到了一只体长20厘米,重达350克的鳌虾物种。提供信息的那家生物科技公司表示这物种在当地被称为“额河鳌虾”,并不是什么罕见的存在。

就一只不够用啊!团队于是向当地渔政部门进行申请,通过布笼的方式在



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形态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比了全球鳌虾DNA条形码数据库,最终确认这是格鲁西东欧鳌虾(Astacus leptodactylus)。这并不是什么新物种,在欧洲早就被确认,不过在我国确实是首次被证实记录。



无论如何都是有意义的发现,于是这个事件就被报道了。

看到新闻后,很多当地老百姓表示这个物种他们已经吃了很多年,没想到居然还会上新闻变成“新物种”。听到当地人的反应,很多网友坐不住了!



截图里第二个网友的问题就很好解答了,因为本来就被命名好了,不是所谓的“非要起个洋名”。

而其他网友则表达了疑惑,他们认为这样的情况总是出现!就是中国专家发现的物种,老百姓往往早就发现了,有种要抢功劳的感觉!他们戏称这些专家是“办公室坐久了,看什么都新鲜!”

所以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矛盾?

确实类似的情况非常常见,很多刚被确认的新物种的新闻下面都有不少网友表示研究者们晚了一步!这些物种早就被老百姓使用了,可能是吃,可能是喂牲畜,甚至可能是拿来药用,反正不稀罕!



所以到底是科学家傲慢,还是老百姓“不懂科学”?

研究人员毕竟是少数群体,他们必然是没有老百姓这样的生活经验,没办法每天都待在自然环境中,所以他们发现得比较晚也没啥奇怪的。那为什么老百姓发现的不算数,非得是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才可以?

主要是对物种的定种是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标本、外形特征、基因序列、确定生态习性和发布出去的流程才算是发现了被科学认可的物种。如果想要成为“中国首次发现”,还得有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风险评估,最后才是媒体发布的流程。



而且现代科学以拉丁文、英文期刊、基因为基础,而老百姓肯定不知道这些,用的是方言、俗名、经验描述。

换言之就是那是新物种的确认不是普通人搞定的,就得是那一套流程完才算新物种,这是全球共识,没办法,所谓术业有专攻吧。

不过这些研究人员确实有问题,他们更愿意去探索“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区,认为那边可能有更多新物种,然后忽略了人类聚集区附近的区域,所以反而像是菜市场这样大众的地方,会成为科研盲区。

怎么减少争议?

我觉得这样的争议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但是我认为是有办法减少的!

欧美那边有个模式相当值得学习,那就是建立和推广“市民记录”平台。

我文章经常去参考的网站和iNaturalist,老粉肯定经常在我文章的“信息来源”里看到。这个iNaturalist就支持任何人主动去上传照片和坐标,去记录千奇百怪的物种,这些信息是共享的,很多研究者看到不认识的物种会去主动联系发布者。



因为有网站数据留痕,虽然新物种还是需要研究者去研究发布,才能在科学意义上成立,但最早上传数据的民众才是公认的最早发现者。你看,这样是不是就合理多了?民众不懂研究,但却善于发现。

不过那些不懂上网的老一辈没办法上传就是了。宣传得好一些,让他们的后辈来上传也是可以的。无论如何途径是增加了。



我国如果也搞个官方的版本,把地方俗名、用途、出现季节一并记录,那必然是能让新物种的发现变得更容易。最好是确实发现新物种的民众也能获得一些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参与积极性。

我觉得这样搞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现代科学相当严格,得遵守的规则太多,经常就会滑向“拍脑袋”;它又不得不面对更广阔、更快速的民间知识世界,否则就会一次次“后知后觉”。

你觉得我的想法靠谱吗?

对当地人也有益

说回一开始那个格鲁西东欧鳌虾。

这个品种终于被官方认证和关注到后,市场调研发现格鲁西东欧鳌虾的肉非常多,而且外形上接近小青龙等热门海鲜,因此市场价可达每公斤350元,价值非常高!有望发展成为我国优质种质资源。



于是它们的人工养殖马上就提上了日程。

毕竟倒也不是真的完全未知的新物种,很快这个物种的人工养殖技术的被突破了,而且后续的销售也被官方扶持,于是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水产养殖。



虽然网友一开始骂声一片,但是没想到这个被“抢走发现功劳”的物种,居然还反过来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一个方式。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游泳名将疯狂报项,孙杨时隔8年重新参加全运出战2项

全运会游泳名将疯狂报项,孙杨时隔8年重新参加全运出战2项

体娱一家亲
2025-11-04 18:26:30
稳居全球首位!中国11个月下水8艘驱逐舰,都是改进型

稳居全球首位!中国11个月下水8艘驱逐舰,都是改进型

兵国大事
2025-11-03 16:53:00
张爱萍儿子遇事找这位中将,人家避嫌,后当副总长,差点进政治局

张爱萍儿子遇事找这位中将,人家避嫌,后当副总长,差点进政治局

南书房
2025-11-04 14:45:03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替日洗白、放弃国籍”,口出狂言的赵立新,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08:02
他被选为中顾委常委,开会必请假:解甲归田,政务性的活动不去了

他被选为中顾委常委,开会必请假:解甲归田,政务性的活动不去了

乐趣纪史
2025-11-04 11:22:16
微博视界:杨幂蚂蚁腰,罗晋面相变了,关晓彤壮,却被迟蓬惊艳

微博视界:杨幂蚂蚁腰,罗晋面相变了,关晓彤壮,却被迟蓬惊艳

崽下愚乐圈
2025-11-03 18:46:54
电火灶已经量产,引发行业变革,燃气公司需转型升级

电火灶已经量产,引发行业变革,燃气公司需转型升级

阿离家居
2025-11-01 00:39:39
平行世界四维空间真存在吗?网友:我去过阴间,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平行世界四维空间真存在吗?网友:我去过阴间,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5-06 00:07:14
11月,使劲吃这菜,一清肝,二助眠,三润肠,四健脾胃,别不懂吃

11月,使劲吃这菜,一清肝,二助眠,三润肠,四健脾胃,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21:19:28
韩国某智库:“既然中国拒绝进口美国大豆,韩国不买中国大白菜”

韩国某智库:“既然中国拒绝进口美国大豆,韩国不买中国大白菜”

福建平子
2025-11-04 08:49:36
选址日报:大众投356亿建超级工厂;国轩高科斥101亿建生产基地

选址日报:大众投356亿建超级工厂;国轩高科斥101亿建生产基地

选址中国
2025-11-04 18:09:00
全球唯一,西部超导,攻下可控核聚变!

全球唯一,西部超导,攻下可控核聚变!

新浪财经
2025-11-04 18:09:15
丈夫带小三产检后续:小三戴金链 婆婆疑似早知情 不让原配生二胎

丈夫带小三产检后续:小三戴金链 婆婆疑似早知情 不让原配生二胎

鋭娱之乐
2025-11-02 18:31:27
我把DeepSeek“装”进毛绒玩具,年入过亿

我把DeepSeek“装”进毛绒玩具,年入过亿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5-11-04 09:56:00
美军2架舰载机在南海坠毁,和中国有关系吗?有两大可能性

美军2架舰载机在南海坠毁,和中国有关系吗?有两大可能性

萧嚉影视解说
2025-11-03 19:56:43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历时12小时成功切除肿瘤,当医生放下手术刀一看,瞬间冷汗直流

历时12小时成功切除肿瘤,当医生放下手术刀一看,瞬间冷汗直流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4 16:55:45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醉卧浮生
2025-11-04 11:10:19
河南男子突患尿毒症进ICU,妻子含泪卖“五金”换6万多救夫,回收者:黄金超级新,连标签都没撕

河南男子突患尿毒症进ICU,妻子含泪卖“五金”换6万多救夫,回收者:黄金超级新,连标签都没撕

大象新闻
2025-11-04 18:52:06
全运会:郭士强观战辽篮50分狂胜吉林 赵继伟15+11付豪20分

全运会:郭士强观战辽篮50分狂胜吉林 赵继伟15+11付豪20分

醉卧浮生
2025-11-04 15:03:47
2025-11-04 22:35:00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incentive-icons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寻找时事热点中的科学知识
2449文章数 20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健康
教育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高二英语如何从70分,提高到140?看似不可完成的目标也有攻略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