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电钻、一架梯子、一套维修工具……这些家庭不常用却又不可或缺的物品,时常给居民带来困扰。居民家中专门购置工具既不经济,也占用空间;而临时向邻居借用,又常常无处可寻。面对这一“小麻烦、真需求”,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街道着手解决,创新服务思路,指导睦邻物业试点“共享工具房”模式。此举旨在提升物业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探索一条资源共享、物业转型、居民受益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爱心捐赠,互助共享。10月20日,在哈平路街道的推动下,区政协经济委委员、哈尔滨大成汽轮机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志远向睦邻小区捐赠了首批共享工具。街道还同步发动物业与居民捐献闲置工具,推动物尽其用,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理念在邻里间传递,共同建设小区的共享工具房。
降本增效,急人所急。“共享工具房”的建立,有效降低居民购置工具的重复成本,减轻了经济负担,解决了生活中的应急之需。过去,居民遇到水管漏水、灯具损坏等问题,因缺乏工具只能等待物业维修,导致工单积压。如今,引导居民借用工具自行处理简单问题,显著缓解了物业的维修压力,使服务更加高效。
促进交流,凝聚温情。“共享工具房”也成为促进邻里交流的新平台。通过“一借一还”的日常互动,加深物业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同时,小区内拥有各类维修经验的“大工匠”们也被发动起来,你帮我修马桶,我帮你换灯泡,邻里互助不仅拉近彼此距离,更让这些共享工具成为连接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物业的“温情桥梁”,提升居民对物业工作的认同感。
小工具承载大服务。建立“共享工具房”是推动物业服务向精细化、人性化迈进的重要一步。哈平路街道从细微处入手,以共享工具房为纽带,实现了政府引导、物业执行与居民参与的三方联动,不仅精准破解居民的实际难题,更推动物业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化、精细化升级。
下一步,哈平路街道将及时总结睦邻小区的试点经验,持续完善物业管理机制,并鼓励更多物业企业建立共享工具房,让精细化服务的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居民。
来源:香坊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