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我叫她二嫂。当她名正言顺嫁过来后,每当夏夜乘凉,就在家门口的河沿边上,铺张凉席,清凉的夜风吹过,看月亮数星星。她呢,和大家逗乐之余,总是在不停地纳鞋垫。在乡邻们友善的心里,这个媳妇身上,可是藏满了故事。
![]()
二嫂的娘家也在我们村,二嫂年轻时人长得非常漂亮,身材婀娜窈窕。要不怎么被村里一个夏姓的二哥给看上了呢!
那时候,村子北边有一处砖瓦窑,是村里有一个烧砖制瓦的窑厂。因为在这里做工,除了给生产队应得的工分外,每月还有几十元的工钱。也许,因了这一点,许多年轻人都被诱惑到那里去做工。
需要说明的是,烧砖制瓦这样的活,需要多个繁杂的工序。最基本的就是从拉土和泥开始。再到人工制坯,烧窑,入窑,烧制,起窑等。这就需要年轻力壮的他们出大力气来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窑厂,也流传和上演了一件件风流韵事,成为庄稼人挥汗如雨劳作之余的谈资。
劳动期间,男女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互有好感。打情骂俏间,自然而然就萌生了一份若有若无的感情,抑或说是爱!这时候,只需要男方更主动些,干完自己的那份工后,再去帮心上人出把力。
如此一来,也就渐渐地俘获了她的心。工前工后,盼望着两人单独多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些。很多时候,早就下班了,可是,那些有情人,还磨蹭着迟迟不走。他们在彼此熟悉的某个旮旯里,频频约会。
这一些,守窑的老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如此一来,他们自己搞对象,穷困潦倒的爹娘就不用操心费力了!”他就睁只眼闭只眼。有时,看天色实在不早了,善意的老伯就正色提醒道:“月亮都上来了,快回家吧,明天接着谈!”直说的他们都不好意思了,只得恋恋不舍地告别。
瞧那架势,当晚的梦里,一定会有甜蜜蜜的彼此。或者说,砖瓦窑,是前沿潮流的青年最早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也有家风严的人家,不让“女大十八变”的女儿去窑厂干活。传统思维的爹娘,生怕闺女的名声被玷污了。
在村人眼里,那时候,谈恋爱就是洪水猛兽。一谈就等于上床睡觉,贞洁不再。让村民们倍感欣慰的是,谈得热火朝天的那几对,最后都修成了正果。名正言顺地把她娶回了家,从此,安分守己相亲相爱过日子。
![]()
这位夏家的二哥,与这位姑娘早早就好上了。两个人倒是挺般配的,家境也大同小异。二哥的父亲早逝,很多时候,是大娘和一个小女儿在生产队劳作。
腊月里,征兵开始了。二哥去报名,好在他是高小文化,被批准了。在全村人为佩戴大红花的兵哥哥们敲锣打鼓送行时,身为女友的她,也来了。
只听他情意绵绵掷地有声地对她说:“等着我!那一天,把你娶回家!”但见羞于表达温情脉脉的她,深深地点了点头。
他们那批兵员,都去了云南边陲的部队。沉默寡言的他,从小通讯员做起,一直干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由于表现出色,后来被提干。
那年春节,他专门回家结婚。当英姿飒爽步履坚定的他出现在村人面前时,质朴善良的乡亲们几乎都认不出来了。就这样,没有食言的他,终于把日思夜想的她娶回了家。这可是村里的一大喜事啊!
婚后,二嫂去部队探过亲。回来后,就在家守着婆婆小姑子种地为生。两年后,二嫂生了个男孩,取名亮亮。分田到户了,每当春种秋收,田野上一片人欢马叫的忙碌。
别人家都有男劳力,当时,正是董文华的那首《十五的月亮》风靡大江南北军营内外的时候,人们看到二嫂娘三个在劳作,就忍不住动情地唱起了,“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这首歌直唱的二嫂泪水涟涟。啊,这不正是二哥和二嫂两地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几年后,二嫂和孩子随军了。来到了青山绿水环绕的滇南小城。在这里,她看到晒台上士兵小兄弟的鞋垫旧了,她就为他们换上自己纳的新鞋垫。可以想见,朴实善良的二嫂和军营里可亲可敬的兄弟们打成了一片。
![]()
二嫂被安排进了部队的招待所工作,铺床叠被洗刷晾晒的活儿,对于从乡间来的二嫂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他在连里带兵,孩子上学,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
孩子十三岁那年,不料想,忽然传来有关丈夫的绯闻。当时刚刚升为营职干部的他,和军人服务社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好上了。
二嫂坚决不信,她质问他,他毫不掩饰地承认了,他嫌弃二嫂没文化。并且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这个时候,春风得意平步青云的他,早已忘却了两个人砖瓦窑里如火如荼的恋情了。朴实执着的二嫂坚决不离!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僵持的半年里,他已经有家不回了。和那个年轻貌美的小女人出双入对。
二嫂一看,他去意已决,她在离婚证书上摁了手印。她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抚养着孩子。
已经懂事的儿子安慰她:“妈妈,不要怕,儿子就是您永远的靠山。儿子为您养老!”母子俩相拥而泣。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部队大院的官兵们都是同情体恤二嫂的。但对于已经坠进色与利不堪爱河的他来说,这也许就是老牛吃嫩草的疯狂吧!花心一动,就迫使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走向了破裂绝灭。
嫌弃曾经恩爱的媳妇没文化,这不明摆着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试问,部队提干背信弃义的你,想当年,高知女性又有几个?在砖瓦窑谈情说爱时,你怎么不嫌她没文化?你们可是自由恋爱的,这不是忘恩负义丧心病狂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村首开先河功成名就后抛妻弃子的第一例。
换句话说,砖瓦窑里真挚甜蜜的爱情,终究没敌过现代化都市里灯红酒绿小鸟依人的卿卿我我。
不知不觉间,很多年过去了。我那朴实无华的二嫂,离婚后这些年,您一直没再找另一半。一个人带着儿子的打拼生活,所经历的心酸与辛苦,只有当事人心里最为清楚。
今早,花红柳绿,风儿习习。哦,远方的二嫂,您还好吧!您所在的滇南小城也正是柳暗花明的好时候吧!
![]()
今天,就让鸣啭的鸟儿跋山涉水捎去我遥远的问候:“二嫂,身边有没有这种得势忘本的男人,无所谓!只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咱们女人本身,就是一片无所牵绊晴朗朗的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